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游秦二世皇帝陵

(2014-02-21 22:04:05)
标签:

文化

分类: 墓葬

     上个月27号和同学去秦二世墓转了一圈,转眼就快一个月了,但是感触一直很深。这回是我第三次来此墓,第一次参观秦二世墓是2005年5月2日和家人,就在前一天,国民党主席连战正在南郊的清凉寺祭扫祖母的陵墓。在过去的七年里,这里的变化是举世瞩目的,因为这里是“曲江”。

     第一次来秦二世墓时的情况记得很清楚,当时这里并不好找,曲江池还是一片田地,一条新修的公路在这里延伸,两侧都是巨幅广告墙,遮挡着后面的工地与田野。按照地图的标示到达周围,但是并不见有陵墓的影子,于是顺着路北的一条坡下了,再往前就是寒窑,正好有一单位的大门,询问了门房的师傅,他说二世墓就在西南不远处,按照他指点的方向,果然在公路南侧的树木之后发现一座山门,前还有一坑,过去来这里要从坑下沿着石台阶上来,才能到达山门。现在公路从坑上经过,分出一条小路,直达山门外,周围没有任何指示牌,不是专门寻找,很难发现这里。

     绿树掩映下的山门显得很幽静,两侧的石狮子被侵蚀的面目全非,门上的筒瓦间长满了青草,门匾上从右而左书写着:秦二世皇帝陵。门道两侧是有简陋的房间,居住着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一进门女的就热情迎出来了,门票全价10元,学生半票;男的活动不方便,就坐在旁边,也不说话。门内一颗高大的松树基本覆盖了整个前院,西侧是一座小苗圃,内有一旱厕;东侧在简陋的大棚下,摆放着曲江池的立体模型,由于时间久了,显得很是破旧。北侧的大殿内,有一组反应“指鹿为马”的塑像,其中可以分辨出二世、赵高、子婴等任务形象,墙壁上挂着介绍秦二世一生的图版。从殿后东面的小门穿过,秦二世墓冢就出现在眼前了,前有毕沅所书的石碑,以及重点文物保护的为碑,陵园到此结束。

     其实当时参观完,是有些遗憾的,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从咸阳赶来,好不容易找到,还花了钱进来,可真正参观的时间不到10分钟,收获是相当有限的。离开时有一群学生骑自行车从汉中来,得知这里是秦二世的墓很兴奋的,正在为门票的价钱和看门人交谈,想让便宜一些。我走时路上还在想,不知道他们参观完后,会怎么想呢?

      时过境迁,在老校区两年里,曲江去了N多次了,但是一直没机会再来这里。第二次来二世墓,已经是2010年11月23日晚上,这里的变化已经让我难辨了。秦二世墓的陵冢、山门、大殿,包括那个高大的雪松,依然还在,但是这片区域已经免费开放了,而且在四周修建了众多反应秦文化的雕塑,加上喷泉与灯光的装点,使人耳目一新。广播了里也反复的提醒你相关信息与注意保护古迹。由于是晚上,旁边的博物馆与展厅并没有开发,在园中和家人漫步一圈就离开了,可以说是“赏心悦目!”

     说是有机会去秦二世陵周围的博物馆看看,可是一晃眼有两年多了。上个月和同学一大早先乘600在曲江会展中心下车,随便换了两前往曲江管委会的车,就到的秦二世墓了。学生票10元,先后参观了有关反映秦二世一生的《秦殇》展和曲江出土文物展,展厅内不仅有众多珍贵文物,而且运用了大量科学技术与新理念,以及情景再现的形式,让人感觉有声有色。

      当年的山门和大殿被改造成为了展厅,免费开发,其中陈列着秦二世墓遗址公园修建时发现的文物,以及各种老照片。在其中我看到了对当年看门的那对老夫妇的介绍,了解到他们当年经营秦二世墓的艰辛(曾经在华商报上业见过介绍他们的文章)。据说,他们当年承包下了秦二世墓,每年要向曲江管委会交一笔不菲的承包费用,可是门票收入惨淡,利润是很有限的。而且这里经常停水停电,日常生活也是很不便的。

       秦二世墓这些年的变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西安城市的发展,而且不得回避一个话题“曲江模式”。因为在感受遗址公园优美环境的时候,发现周围竟然高楼林立。

2013年4月27日

重游秦二世皇帝陵

重游秦二世皇帝陵

重游秦二世皇帝陵

重游秦二世皇帝陵

重游秦二世皇帝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