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后,在东面的陶瓷博物馆稍作停留,就向北沿着大明宫的御道径直来到含元殿巨大的台基下,这条路线正是当年百官上朝时所行走的路线。
含元殿背靠龙首原,前有龙首渠流过,翔鸾、栖凤二阁东西并立,阁下长长的龙尾道蜿蜒而上,直到三层台基之上。登台南望,南面不远处的丹凤门与广场尽收眼底,可见当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世气象。而且如果在唐代,在这里向正南方望去,是可以看到城南的大雁塔的。
外地来的同学,很多人不知道陕西所谓的“塬”是什么概念。记得其几天和王大伟老师参观完华严寺即将离开时,有两名女同学不知道“塬”是什么,老师让她们跑到顶上看看就知道了。当时两学妹转了半天才下了,问她们看到什么了?平平坦坦的什么也没看到!其实这就是答案。一些文章中总说,“含元殿是利用龙首原的地势修建而成的”,只有当你登上含元殿时,才能真正明白这一点。在南面的广场上远望含元殿,雄伟的台基高出地面十余米,人们都会以为含元殿就像是“故宫三大殿”一样,修建在这样一座高大的台基之上,其实这只答对了一半。当你沿着龙尾道登上台基后,向北一望,就会突然发现:大殿以北竟然是一片平地,这里就是龙首原了!也就是说所谓的含元殿,修建在龙首原南面的断崖上,这里陕西人称为“ai”。
从含元殿向北依次为宣政殿和紫宸殿,两侧还分布有望仙台、还周宫、延英殿、思政殿等遗址,其中望仙台依然有高大的台基外,其他宫殿地面无任何依存,仅有部分基址残存。
2013年4月17日
相关书籍: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大明宫》,科学出版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