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误解的“金秋”
标签:
文化历史 |
在常见的书面语中,人们在称说“金秋”时,往往把它理解为秋天的色彩,其实大谬不然。
现实中的秋色,确有相当比重的金色,这是造成误解的重要原因。然而众所周知,秋色不只是金色,中国文化中的“金秋”也不只是秋色变为金色的一段时令,而是指整个秋天。
这是为什么呢?这与中国文化中的五行对应有关。
“阴阳五行”是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广泛使用的认识世界的哲学。它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有序排列,形成生克制化关系。这五种事物各自又涵盖许许多多的子事物。其中五行与四季的关系是这样表述的:木春、火夏、金秋、水冬。那么五行中的“土”跟季节怎么对应?为了对应的熨帖,把夏天三个月中的农历五月,即孟夏、仲夏、季夏中的“仲夏”单列出来,与“土”形成对应。这才是“金秋”的真正含义。秋季在五行里属金,所以称“金秋”。原本与色彩无关。当然,色彩与五行、色彩与季节的关系也是可以建立起来的,但它们的关系是这样:木为春,代表色彩是青色(今天可理解为绿色);火为夏,代表色彩是红色;土为仲夏,代表色彩是黄色;金为秋,代表色彩是白色;水为冬,代表色彩是黑色。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中的代表秋天的色彩是白色,这是哲学理念。也就是金秋的说法本不含色彩。但是这种哲学理念正好与自然界的秋色有吻合的地方,所以造成许多人的误解。本人只作些小小的正本清源。
2015.10.30于上海尔雅轩





举烛者A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