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

标签:
旅游历史城市地理文化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嘉定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区域内以嘉定西大街为核心,历史建筑较为集中,空间格局保存完好,风貌特征明显。





嘉定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为东至城东路,南至练祁河以南30米,西至沪宜公路以西30米,北至清河路以北30米,面积为45.3公顷。其特色风貌是拥有至今为止嘉定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前街后河格局的西大街老街巷,保存有上海现存较好的古城墙和水城门闸,沿西大街和练祁河留存西溪草堂、厚德堂和崇德堂等具有一定历史特色的民居建筑。






西大街西起侯黄桥、东至西门吊桥,总长近千米,早在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就已渐成聚落。经几代之功,及至明清年间,此地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豪门聚集区。如“项泾街1号”,是黄氏世家的“西溪草堂”,黄氏家族重文重教,代有名人。西大街172弄的唐家弄,系清末官僚唐绍澜故居,唐绍澜是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的胞兄,曾任八省巡抚,清末迁居嘉定,世代官宦。厚德堂是清末民初的大清银行总裁顾溶(中国近代外交家顾维钧之父)所建。陶继渊洋房是一处水磨青砖外墙、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共4棣,有楼房21间,平房9间。陶继渊是民国时期嘉定著名实业家,起家于股票投资,后来投资于实业,其热心办学,造福乡梓。此外,西大街还分布着沈逸千、吴宗濂、黄世祚、黄天白、唐雨亭等名人故居。





西大街198号是民国著名的实业家吴蕴初的祖居,吴蕴初与人合作创建天厨味精厂,天厨味精三次获得国际博览会大奖。吴蕴初旧居门前有一古桥,名聚善桥,也称“牛桥”、“虬桥”,建于明朝,为单孔石拱桥,横跨练祁河,据说,建造此桥的捐资者全部为女性,因此又名“女桥”。北项泾桥为一座三跨的平梁桥,长14.0米,宽1.80米,已成危桥,据考证,其从形制、建造工艺、表面泡浆状况等,均为元代构件与风格,清与民国重建。聚善桥西面,另有一座单拱石级桥,该桥上狭下宽,桥坡道上刻有凤凰图形,式样花俏,也被称为“花桥”。








嘉定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基本保持着清、民时期的总体布局,河流、街道、桥梁、弄堂、名宅、古树等皆有留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尚有30多处。上海护国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建寺之时,嘉定尚未建立县治,西大街形成于嘉定城之前的原因就是因为护国寺,据载,西大街成市,其时于西门外建护国寺,造香花桥,此后庙会盛行,人烟聚集。护国寺历史上几经沉浮,目前正在复建过程中。护国寺西侧有嘉定棉业工会等遗址。善牧堂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因宋耀如、倪桂珍在此订婚而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