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泾蟠龙历史文化风貌区

标签:
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地理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蟠龙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青浦区徐泾镇北侧,历史上为水乡老街,曾经是向上海市区输送粮食的主要集镇之一,明代徐光启的后裔曾居此。





蟠龙古镇得名于镇东的河流“蟠龙塘”,又称“盘龙港”,据清光绪元年《盘龙镇志》载,“其地处青邑东境,与上海县接壤,曲水萦居,溪桥鱼唱,盖鱼米之乡。镇建于清初,历三百余年,发展为东西长一里,南北长半里之十字街,里人从事耕织,群居于此”。





蟠龙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范围为北至蟠龙粮库,西至程家祠堂西侧,南至诸陆东路,占地面积12公顷。其内保留了蟠龙塘与镇中大街垂直相交的“十”字状镇街格局,保留了古桥香花桥和程家祠堂以及蟠龙庵。蟠龙镇历史久远,起建千余年。明嘉清间,倭寇窜至,室庐被毁,市遂无存。江宁人陈君化避难,迁居小涞聚后,又徙盘龙里。家颇饶裕,启质库(典当)及布庄,集聚招涞,镇逐成于汇龙桥之西岸。镇址半系寺基,街作十字样,南北半里,东西倍之,镇左枕盘龙港,中夹墅泾。




蟠龙庵始建年代不详,当地俗称“古庙”或“圣堂”,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蟠龙庵恢复宗教活动,以后逐渐重建大殿、配殿及附属建筑。







蟠龙古镇旧时有八景,曰:江村野店、曲水萦居、柳榆晚照、群鸟归林、龙江古渡、溪桥渔泊、松涛夜听、洛阳佳种。后增二景曰:古寺鸣钟、文阁谈经,是为十景。由于古镇风貌的日渐衰落,目前正处于“推平重建”的过程中,定位为“青浦前门院,虹桥休闲厅”,以“古八景”文脉为基础,结合场地内现存的陈家祠堂、香花桥及蟠龙庵等历史遗留,并加以现代元素,旨在创造功能复合的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