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

标签:
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地理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成形于上海开埠以后,该区域主要体现中西合璧居住文化的演变发展进程和海派都市风情。







人民广场旧称“上海跑马厅”,为1861年英国人所建,是当时举行赛马等活动的场所,号称“远东第一”。以人民广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东界为浙江中路—九江路—云南中路;南界为延安东路—黄陂北路—大沽路—重庆北路—威海路;西界为成都北路;北界为北京西路—长沙路—凤阳路—六合路—宁波路—贵州路—天津路。风貌区成型时间大体上介于1860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间。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特色是其为上海市中心的标志,为中心城内商业百货、旅馆、文化娱乐建筑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风貌区内近代商业、旅馆、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数量众多、风格多样,造型优美,围绕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规模宏大的开放空间分布,尤其是在南京西路的北侧分布集中,形成上海最富有标志性的立面和建筑轮廓线之一。代表性经典建筑有国际饭店、老新永安公司、先施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金门大酒店、西侨青年会、大光明大戏院、跑马总会、大上海大戏院等。
人民广场是由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人民公园以及周边一些文化、旅游、商业建筑等组成,北侧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侧为上海大剧院,东北侧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南侧为上海博物馆,人民大道穿越其中,是上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和交通枢纽。1950年11月,为统一上海的平面坐标系统,以人民广场一侧南京西路上的国际饭店楼顶中心旗杆为原点,确定上海城市平面坐标体系。



(位于国际饭店的上海平面坐标原点)
国际饭店是由中南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组成的四行储蓄会投资建造,委托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包全部建筑工程,1931年5月动工兴建,1934年12月竣工并开业。原名四行储蓄汇大厦,建成后改为国际大饭店。这是中国人自己筹资建造的第一幢摩天大楼。大楼的建筑风格完全是当时美国装饰艺术运动摩天大楼的风格,地面以上高达83.8米,在1952年之前,一直是远东第一高楼,也一直是上海豪华酒店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