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唐三彩

(2019-01-25 17:33:22)
标签:

旅游

历史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始于南北朝,盛于唐,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取“三”为极数,称这类陶器为“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邙山位于洛阳北面、横卧黄河之南,是块风水宝地,汉唐以来成为著名的墓葬区,因而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民谚。这里历朝古墓交叉重叠,“几无卧牛之地”。最早发现唐三彩是在清末,清政府兴建开封至洛阳的铁路工程穿过邙山脚下,破坏了此处的无数古迹,而唐墓中出土的珍贵遗物唐三彩便就此问世。民国初年,唐三彩流入北平南琉璃厂古玩市场,这些釉色鲜艳的人物、马驼、器皿等陶器,造型生动,釉彩艳丽,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的垂青。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其诞生于唐代是有其历史渊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制作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成长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艺术养料。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洛阳唐三彩多集中于隋唐东都城的四郊,即城北邙山,城南关林和龙门,城西谷水一带。在偃师、孟津、伊川等地的唐墓中也多有出土。从发掘资料的综合研究得知,洛阳唐三彩主要出现在武则天至中宗时期(公元684709)的墓葬中,这个时期正当唐朝国力最强盛的时候,朝政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洛阳唐三彩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明器,主要有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俑像类主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人物俑题材广泛,主要有妇女、文吏俑、武士俑与天王俑、镇墓兽等。这些俑神形兼备,以其题材刻画出其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贵妇则面部胖圆,肌肉丰满,梳各式发髻,着彩缬服装。文官则彬彬有礼,武士则勇猛英俊,胡俑则高鼻深目,天王则怒目凶狠。镇墓兽源于古代传说中的方相神,是山川精怪,其造型奇异可怕,加上光怪陆离的釉彩,有驱除邪恶的法力。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其成型方法通常雕塑、模制和轮制三种。工匠们首先进行思设计,使用专门雕塑工具将陶泥进行雕塑创作、成型。然后对成型的作品需要进行分割、翻模,合模,组装成型,对粘合部位进行完善。唐三彩一般需要两次焙烧,第一次经过1000~1100℃左右的温度将胎体烧坚,取出后施釉,再入窑经过800~900℃温度釉烧,胎体上的釉料开始融化,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唐代工匠们成功地掌握了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并配制出了不同色泽的釉料,可烧制出了褐红、橙黄、淡青、翠绿、深绿、天蓝、赫色、茄紫等色彩。釉彩之间相互流淌交融,创造了唐三彩辉煌华丽的艺术风格。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