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让一指数全球涨幅第一
(2014-01-03 23:43:30)
标签:
财经 |
尽管,在过去的2013年里,沪深主板指数,熊市依旧。上证指数以实体174点年阴K线报收,全年下跌-6.75%。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在于创业板指数一枝独秀,全年拉出根实体587点的大阳线,指数年上涨+82.73%,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美好的事物,总是那样的令人神往!人心思涨,人之常理。股市中人,谁不期盼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但回到当前的现实市场中,这样的美好愿望似乎有点可望而不可及的难!
IPO于1月8日将紧锣密鼓的开启。从2014-1-8的002705新宝股份到2014-1-15的002707 众信旅游(本周五晚间为止)……在期间所有交易日内,天天有新股。如果按照原计划的50家推算,在16~30日约11个交易日中,还需要发行30多家新股——大头似乎还在后头——说不定大年除夕当天都将会有新股。
一些一厢情愿死多头,动辄大号“大牛市”或将开启。的确,从沪深主板一些绩优大蓝筹PE等估值,以及调整时间、调整幅度、调整周期跨度等上面,的确“(价值)严重低估”!几乎“遍地黄金”。但市场真正的问题,在于投资者信心缺失,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把IPO重启单纯理解成大牛市将来,似乎有点牵强附会。至少到目前为止,市场还无法看清楚上证指数的“价值底”、“政策底”、“估值底”等等(多底合一)。
众所周知,沪深主板综合指数,其开板基数均为100(点);深成指、沪深300、中小板、创业板等指数,开板基数均为1000(点)。上述指数曾经的历史高点,分别为:6124、1584;19600、5891、7493、1423(数据以实盘为准,仅供参考)。从上述数据,或不难直观看出,尽管创业板指数从585点至1423点,区间涨幅高达143%,目前PE等估值高企。但与其1000点基数比照,涨幅仅仅为42.3%,是所有主要指数中,距离开板基数涨幅最最小的指数之一。这样的说法,并非在建议现有355家创业板中,继续在一些股价累计涨幅巨大、估值高企、业绩透支等的创业板股票中,继续去盲目冒险,高位追涨博弈!而是从指数历史的走势纵横比较,以及未来趋势运动上面,该指数依然具有大幅度曲折中波浪式(或螺线型)上涨的潜力。
从市值角度进行一些简单类比分析: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1-3收市,创业板指数中,合计355家上市公司(包含停牌),其流通市值大约为8433亿元(总市值1.54万亿元);与此同时,沪深两市总流通市值大约20万亿元左右。其中,中国石油流通市值约1.24万亿元;工商银行流通市值约0.94万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市场中,存量资金大概在6000亿元上下。这样的市场存量,很难去撬动大约20万亿元左右流通市值的大盘。上涨需要成交量,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
2010年的煤飞色舞行业,沪深两市日成交量维持在4000~5000亿元,其结果也就一波阶段性的中级反弹行情而已。如果未来沪深股市迎来一波传说中的大牛市,以目前沪深两市20万亿左右的流通市值估算,日成交量至少应达到煤飞色舞行情级别,即维持日成交5000亿元左右(或以上)级别。试问:这些巨量资金将从何而来?
从涨幅翻番大牛股角度进行一些简单类比分析,2013年涨幅巨大的一些超级大牛股,许多来自“小市值品种”。挖掘找寻十倍成长股,始终是资本市场投资的一个重点之一——从小树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是古今中外许多资本市场证明了的事实。大盘扩容个股缩容,在市场缺乏有效增量的前提下,继续在结构性中,挖掘找寻市场热的、机会,应该是比较务实的策略之一。
对于旨在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相关管理层而言, “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设法减少点“零成本”的大小非疯狂减持套现;设法完善“T+0”、“T+1”等共存而“不公平”的交易制度;让弄虚作假的巨亏公司退市出场;让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之类优秀企业来A股上市……这些似乎应该不算什么天大的难事吧!
上证指数“十年零涨幅”的尴尬,试问还将继续多久?与其如此,市场多方干脆一鼓作气,如当年“全国人民炒深发展(今平安银行)”一样,让创业板指数独步全球,涨幅第一!那或许也是一种“另类中国式的大牛市”。
【附注】原文标题《利用基数值寻找热点与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