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imin1955
aimin195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97
  • 关注人气: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阅读、现代阅读和后现代阅读”的比较(笔记)

(2020-03-29 16:10:37)
分类: 生活的启示

传统阅读、现代阅读和后现代阅读”的比较:在读《阅读社会学》一书时,作者在谈论“数字网络移动技术冲击传统阅读方式”时,用列表方式引用、介绍了周蔚华发表于2007年的《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一文中对这三类“人类阅读方式”特征的比较。在“知网”上找到原文,摘录如下:

——传统的阅读具有以下特点:

(1) 传统阅读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或者作者导向的。

(2) 传统阅读是小众化的。(阅读对象、阅读内容、读书者人数)。

(3) 传统阅读是安身立命之本。

(4) 传统阅读是他律的和被迫的。

(5) 传统阅读兼有功利指向和社会责任的二重性。

(6) 传统阅读是记忆导向型的。

——现代阅读是现代化、产业化的伴生物, 其主要特点是:

(1) 现代阅读是生产导向型的。

(2) 现代阅读产品的提供方式是批量生产或大规模定制的。

(3) 现代阅读是一种基于内在需要的、以寻求知识和提高竞争能力为导向的阅读方式。

(4) 现代阅读所提供的是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系统, 因此它既强调纵向深入, 也强调横向拓展。

(5) 现代阅读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

(6) 现代阅读是存储式的。

——后现代阅读十大主要特征:

(1) 后现代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

(2) 后现代阅读是一种感性的、享受的阅读。

(3) 后现代阅读是一种是非线性的、跳跃式的、破碎的阅读。

(4) 后现代阅读是海量的、浏览性的浅阅读。

(5) 后现代阅读是调侃的、消解 (解构) 和颠覆传统的。

(6) 后现代阅读是多元化的、时尚的, 充满着不确定性。

(7) 后现代阅读欣赏方式是我行我素、率性而为的, 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审美模式。

(8) 后现代阅读是偷懒的、具有惰性的。

(9) 后现代阅读是趣味指向型的。

(10) 后现代阅读是交互的、互动的、对话式的。

这是第一次看到有关这个话题的比较研究。原作者周蔚华的文章的后半部分,侧重于讨论的是:我们的出版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阅读社会学”的作者则用来讨论“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对阅读的冲击,讨论我们的适应对策;等等。觉得都有道理。问题是:社会生活需要怎样的“阅读”?不管是哪一类的“阅读方式”是否能满足这种需要?——我相信社会是具有“自净”功能的。不管是“传统”“现代”还是“后现代”,关键都在于能否满足需要、怎样才能满足需要——对此,似乎还没有看到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