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一种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方式》读后

(2018-06-27 10:14:50)
分类: 阅读痕迹

《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一种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方式》

[美]卡普拉罗、摩根等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版):

本书由十四章和32个附录构成,试图全面介绍“STEM-PBL”的概貌。或许是“合著”的缘故,整体来讲,尽管有不少的案例,但依旧感觉内容比较分散。大体而言,十四章,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部分:

1-3章,介绍STEM的基本情况,包括“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介绍”、“项目方法的历史背景”、“设计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理论框架”。这里,值得注意的是:1、“定义”,作者的界定是“模糊的任务,这个任务被置于丰富的情境下同时具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解决若干问题,通过学生完整的作品展示来考量学生对STEM所涉及的各个学科概念的掌握情况。”(p72、作者对与之相关的十个术语作了说明,这十个术语是:“约束性规定”、“标准”、“设计要求”(PLB参数)、“基于问题的学习”、“专业学习共同体(PLC)”、“STEM项目学习”、“相关性”(这一学习应该与课堂教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评价量规”、“小型学习共同体”、“学生期望”(p10)。3PLB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让内容容易习得”、“让思维具有可见性”、“帮助学生向他人学习”、“促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4、“基于项目的学习的连续层级”:“传统的动手实验活动”(对事实验证);“初学者”(事实性知识);“见多识广的初学者”(在概念性框架内理解事实/观点);专家(通过迁移来适应概念性框架);“研究者”(创造新知识和/或概念性框架)。这个层级的维度为“基于标准的评估”“主题”“任务”“资源”“程序/设计”“产品/分析”“结果”。

4-9章,介绍STEM-PBL的操作要点,包括“用工程学思想提升项目质量”、“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三问:人物、时间、地点”、“跨学科的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的特殊形式”、“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中的技术”、“支持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的虚拟世界之启示”。值得注意的是:1、“工程”的定义:“应用数学、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概念来系统地解决复杂问题。”(p492、设计过程的七个步骤:识别问题和制约因素;调查研究;形成概念;分析观点;建立模型;测试与优化;沟通与反馈。3、课堂中的“5E步骤”:约定、探索、解释、延伸、评估(p57)。4、传统课堂与项目学习课堂的区别(对照表,14条,p59)。5、“STEM项目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区别(对照表,19条,p93)。

10-14章,介绍STEM-PBL的实施,包括“针对特殊学生的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与教学”、“课堂管理方面的考虑:实施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之评价的观念转变”、“英语语言学习者与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一种整合社会科学和STEM的跨学科方法”。在p162上有一张图,讨论了传统教学与STEM项目学习的比较:“STEM项目学习”独有的:“合作性/小组学习”“文章”“展示、项目展示或者必要技能的评估”“档案袋”“正式观察”“展示”“自我评价”“仿真模拟”“完成项目后的口头检查”等九项;“传统教学”独有的:“检查考试”“多项选择测试”“工作任务单”“简答题”等四项;两者都有的:“真实性”“案例研究”“观察后的口头提问”“检查(闭卷)”“实践项目——小型的,但与更大的项目相关联”“直接观察”等六项。

本书洋洋洒洒,本质上与“研究性学习”相差不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