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图景——课程实施方案编制指南》读后
(2018-06-18 08:21:44)分类: 阅读痕迹 |
《幼儿园课程图景——课程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6版)。
这是上海市关于幼儿园课程建设比较有意思的一本书。
36.3万字的书,分为五章: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综观性思考。包括“课程实施方案的涵义和内容框架”、“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编制的意义价值与编制步骤”、“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编制需考量的整体性问题”等三节,侧重于宏观层面、理论层面的展开和阐述。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基础性要素。包括“如何进行背景与条件分析”、“如何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如何架构与课程目标一致的课程结构”、“如何选择与设计和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内容”、“如何规划与发展幼儿园的特色课程”等五节,侧重于课程实施方案编制过程需要解决一些棘手问题。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实践性要素。包括“如何规定与落实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如何运用管理机制保障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如何通过课程管理形成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的保障机制”、“如何制定合理的幼儿园课程评价方案”等四节,侧重于“动态运行”中的课程问题的解决。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更新与完善。包括“一份好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如何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收集分析用于方案修改与完善的信息”、“如何通过一定的机制保障课程实施方案不断更新”,侧重于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完善的视角的讨论。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案例选析。通过对两个案例(一个是全园课程,一个是园特色课程)进行点评,呈现整体思路。这本书,可以用“手把手地教”来描绘。任何一个稍有一点教育教学常识的人,“依样画葫芦”也照样能写出“课程实施方案”。
这里值得注意的内容有:
1、“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而不是一般的“课程方案”,在内涵和外延上就有细微的差别。作则的界定是:“以统筹的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和上海课程文件精神和方案,以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基础与资源条件为基础,对幼儿园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进行整体、全面的规划和设计,逐步形成平衡、和谐、适宜、可操作的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自身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的基本依据”。它的基本要素是:课程背景与条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保障、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又以“课程理念”为纽带连接起来。它的编制原则是:基于问题解决,基于真诚对话,基于系统架构、基于动态完善。在编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课程理念的落实”、“逻辑一致性”、“可操作性”、“有效表述”与“园本特色”等问题。
2、“背景条件分析”要克服“无个性、无关联、无实证、无分析”的问题;“课程目标”要注意解决“不相关、相混淆、无联系”等问题;“课程结构”即要注意“整体型结构的设计”,也要注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安排”;“课程内容”,要注意“目标和内容的匹配”和“教师用书的园本化”。
3、在“实践性要素”的“实施”方面,既要考虑“与基础性要素相匹配”,也要考虑到“以班级为基点的定位与管理”;除此以外,还要注意资源保障、质量保障及课程评价。
4、一篇“好的课程实施方案”应从“整体结构”“基础要素”“实践要素”“编制及文本”四个方面衡量。
【全书洋洋洒洒,有“脱节”和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整体看来,还是不错的。但还有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观”的问题,也就是说:究竟什么是“课程”,或者换一个视角问:幼儿园的课程有什么特质?依旧没有没有答案。又如:从需求和问题出发,不错,问题在于怎么出发、怎么走,还有点语焉不详;再如:“课程”与游戏、活动等的关系问题,这,或许是幼儿园特有的问题——因为只有在幼儿园,这三者其实构成整体的课程观,但这里的解释似乎很勉强,也不明确;……总之,关键还是在想清楚,只有想清楚:问题是什么?需求是什么?理念是什么?——才有可能从“理念”“目标”“结构”“内容”“保障”“评价”等一体的一致的构思,才有可能形成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