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学科育人”?
(2014-10-31 22:13:41)
标签:
情感 |
分类: 对教育的思考 |
——“学科德育”还是“学科育人”?我以为还是“学科育人”较好,这里的“育人”应该是全方位的,属于整个教育的目标。“育人”,不仅有实体知识,也有相关的操作程序,更有在理解所学内容的价值基础上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从这个角度可以这样诠释“三维一体”目标:“一体”即“育人”;三维之一“知识与能力”,体现“掌握知识的实体”,这是“认识世界”的必需;三维之二“过程与方法”,体现“掌握有效的操作程序”,这是“改造世界”的必需;三维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基于对所学内容意义认同基础上的热情和坚守”。现在,一般的教师,聚焦于“之一”,有点想法的聚焦于“之二”,很少有关注或聚焦于“之三”的。观察其原因,这“之二”“之三”的实现,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学科”,需要有对“育人”的整体认识和构思基础上的。在这方面,我们的教师、校长乃至于教研部门的学科专家,也未必认识清楚。把三维目标的“之三”简单理解为“德育”,操作上“贴标签”就是一个证明。对此,据我观察,连二附中也未能免俗。
前一篇:《打工女孩》读后
后一篇:“学-讲/教-练”三角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