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战略定位学 |
一、定位鼻祖与定位之父。
1、定位鼻祖:罗瑟·里夫斯。理由:
(1)罗瑟·里夫斯在1960年写了《广告中的现实》这本书,首次提出“USP”(独特的销售主张)这一概念。
(2)根据我对“USP”定义的三项内容解读:定义“USP”的三项内容吻合了定位原理80%的核心思想。所以我将“罗瑟·里夫斯”定位为“定位鼻祖”。
(3)特劳特说:《广告中的现实》这本书成为现代营销学的起点。
2、定位之父:特劳特。理由:
(1)特劳特在1969年第一个提出“定位”观念(撰写第一篇定位文章)。
(2)只有一个“定位之父.特劳特”,而不是两个(里斯和特劳特)。
(3)在我的现有信息中:“定位之父”是中国人给他们的概念定义,没有美国人叫他们是“定位之父”。
(4)两派中国人曾经为谁是真正的“定位之父”争的“头破血流”。里斯最后不得不出来说话(电子邮件)。
二、《战略定位学》:全球化竞争两极定位模式。
3、特劳特的定位是在“USP”基础上的“发扬光大”:扩展与深化。
4、战略定位学(战略定位发展序列):USP.罗瑟·里夫斯——定位.特劳特——战略定位.吴春芳(全球化竞争两极定位模式)。(具体内容参考以前文章)
前一篇:亚马逊退出中国市场战略分析
后一篇:吴春芳:打破茅台质量致胜之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