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退出中国市场战略分析
(2019-05-25 02:14:16)
标签:
财经 |
15年专注定位研究,30多个定位新观点的提出,颠覆了人们对定位的理解,包括定位之父.特劳特、里斯部分定位观点(法则、原理)的错误阐述。 开创以《孙子兵法》兵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智慧”的“商战定位”体系思想!需要说明的是:定位之父.特劳特、里斯的定位阐述漏洞百出。
第一个提出“品牌代表某一品类或特性”的定义阐述,推翻了定位之父.里斯“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以偏概全的阐述形式。“品牌代表某一品类或特性”的定义阐述基本上已经成为中国定位界或商界人士“修正性”的“标配”阐述。
【文章背景】央视财经等媒体在评论亚马逊为什么退出市场的阐述五花八门、似是而非,根本是隔靴搔痒,胡说八道,没有触碰全本质。亚马逊退出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大市场各个互联网品牌的品类主导以及竞争的激烈性,有序地瓜分各个品类的市场份额,逼迫亚马逊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央视评论文章】:《央视财经评论:全球最大电商败走全球最大市场?亚马逊输在水土不服》。文章地址:http://t.cn/Eayy4L6
【央视文章摘要】-4月18日,亚马逊中国正式发表声明,为了寻求战略转型,将于今年7月18日起、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未来将只保留云计算、Kindle和跨境贸易业务,亚马逊进入中国15年从最辉煌的时候占市场份额20%左右,一直到今天占市场份额只占到0.6%,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4月20日,央视财经频道《央视财经评论》栏目邀请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做客演播室,进行深入分析。
1、李勇坚:亚马逊缺乏适应中国市场的创新。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从本质上来说,亚马逊作出这个决定,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它缺乏适应中国市场的创新。亚马逊本来是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公司,它在全球做了很多的创新,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它都做得很好。但是到中国之后,没有跟上中国创新的步伐。
2、王冠:起大早赶晚集亚马逊输在水土不服。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打个比方,亚马逊有点像是外籍的大牌球员,曾经拿过欧冠,乘兴而来现在败兴退出。为什么欧冠的球员,踢中超却踢得这么别扭?在我看来,亚马逊之所以起大早赶晚集,真的是输在水土不服。
【原创/不转发:用商战定位的品类战略角度、品类征服角度/品类主导性角度,品牌错位竞争角度,解读亚马逊退出中国市场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品类市场被瓜分,中国大市场竞争更激烈,亚马逊不退出中国市场谁退出中国市场?!很多分析文章根本没有触碰到亚马逊为什么退出中国市场的核心问题。
亚马逊自动退出中国市场的终极原因是:
1、亚马逊主导(代表)全球的图书品类+当当主导(代表)中国的图书品类。(被两大主体瓜分的中国图书市场+淘宝/京东等瓜分的图书书场)。
2、淘宝主导(代表)日常消费品品类。
3、京东主导电子产品品类(3C)。
4、唯品会主导精品服装品类。
5、天猫主导B2B电商平台。
6、拼多多主导农产品品类和更低价的(瓜分)淘宝+京东+亚马逊+唯品会等。
7、亚马逊保留亚马逊云和跨境电商是基于:一个是面向企业的B2B为主导,一个是跨境电商需要庞大的资源,除了阿里,一般企业做不了。
8、亚马逊的认知是美国的。而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的认知是中国。中国意味着廉价。
9、亚马逊自动退出中国市场的核心原因:终极互联网品牌“一元法则”在起作用。
10、其它:或许是99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