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倡导新零售的品牌打造误区
(2017-09-27 01:45:03)
标签:
新零误区售新零售盲点定位新零售财经 |
【2018年8月23日添加项】13:06
【马云:未来90%的零售额、90%的制造业将在互联网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23日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表示,新制造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完美结合,未来不一定是传统的实体经济,但一定是以拥抱互联网、拥抱智能化、拥抱新技术的新实体,实体经济和互联网以后谁也离不开谁,未来90%的零售额将在互联网上,90%的制造业会在互联网上。马云还认为,未来有三项核心技术:智能制造、IT、区块链,IOT和区块链技术正在推进互联网本身发生巨大的变化。
吴春芳即时评论:马云又改口新零售概念了。当事情没呈现全貌之前不能瞎说了。我以前用专业的定位角度一直强调:马云说的“新零售”是“伪新零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品类概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品类“分化”概念。所以我会说:听别人“忽悠”会“上当受骗”的。一些“新零售”培训讲师“忽悠”了很多企业家。
【正文:马云倡导新零售的品牌打造误区】
如果用线上线下合并和利用技术创新(智能技术)来定义新零售。那么,新零售就是个伪命题。新零售本质上是一个品类分化概念,有其品类的独立发展空间。据我观察,马云现在都不敢说新零售了!
如果新零售是一个新物种(新品类方向),那么其趋势是持续性的,不会减少它的热度。我认为马云收购/兼并的超市或百货公司应该亏了。他是为新零售布局准备的。
京东,阿里,1919等电商企业/平台想利用资本的力量消灭传统零售业。通过千家万店渠道下沉等方式,用“新零售”新概念等忽悠方式来实现。国家看不出这些猫腻?政府部门任由一些平台电商假货、仿冒品横行天下,冲击实体经济。
新零售很大程度是技术升级概念。无人、无现金支付“便捷”形式的“新零售”,精准的叫法或许应该叫“智能零售”或者“傻瓜式零售”概念,就像“智能手机”类似的阐述形成。属于小众的品类概念或者技术升级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无人零售”的媒体炒作、惊奇/惊喜因素,现实运用、资本市场宣传大于市场现实。
马云把“零售业的技术新革命”(或智能零售)错误解读为“新零售”、新的大品类的品牌打造概念。马云错误地将品类的进化(技术创新的改进和完善)错误地解读为品类的“大分化”(另一个物种或一个物种的细分)。里斯说:如果把进化当分化,在营销上是一场灾难;如果把分化当进化,就错过过了打造品牌的新机会。
1、迷信马云“回归实体店是风口”,可能会让你亏的一踏糊涂。马云走一步,退两步。或许,无人售货与便捷支付或许只是每一个低端超巿或百货公司需要升级的一种或多种技术(二维码的微信、支付宝扫描)。高档服装百货或许需要人来服务。社区小夫妻百货店没必要技术升级。一些技术性产品的购买需要店员指导(电器产品等);关于产品的使用说明等。无人售货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2、所谓的“新零售”具有“新奇”因素。媒体、投资人,以及企业喜欢放大与“兴风作浪”。“新零售”很大程度是零售技术升级因素。雷军新零售布局不是说(资本市场融资套路?):2017年,小米计划开200家店,未来三年计划开通1000家小米之家。小米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开设2000多家新门店。希望不要象它以前说要推出小米牌汽车一样不了了之或大打折扣。
3、小夫妻店同样是非常便利的,买一件或两三件商品,非常便利,而且小夫妻店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环节,就像汽车驾驶的乐趣一样,“汽车驾驶的乐趣”不可能被无人汽车所取代或垄断。无人汽车同样是一种补充。街道上的无人售货机已经存在,原理是一样的。
4、【新零售的种种误区】-1、本来线上和线下是两个独立的品类。但是,他们把它搞混了,还冠上一个新概念:新零售。大家都在乱搞,还美其名曰:专业、趋势。2、线上(互联网品牌)有线上存在的理由,线下有线下(传统品牌模式)存在的理由。他们把载体和单元业务混为一体!3、马云为了“新零售”,想把线上引流到线下,记得以前收购了很多终端(百货)零售企业。我认为马云会吃大亏的。4、误认为“新零售”品类分支的两种形式:(1)无人零售(支付系统、物流响应技术)。(2)线上线下同品同质同价的零售。5、投资人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误导、诱导不明群众新零售的投资。
后一篇:定位的与时俱进 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