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位不是战略定位包含战略工具或方法论的使用

(2017-07-02 12:07:24)
标签:

定位纠偏

定位不是战略

定位研究

定位创新

财经


定位不是战略  定位包含战略工具或方法论的使用

 

             作者:吴春芳

 

    

    这是一篇“纠偏性”文章,是中国定位界前沿研究成果。中国定位界有人发表评论说:这样的解释醍醐灌顶。


       作者被誉为:中国定位研究第一人!中国商战定位第一人!兵学原理解读“商战定位”第一人!。15年专注定位研究,30多个定位新观点的提出,颠覆了人们对定位的理解,包括特劳特、里斯部分定位观点的错误阐述。 开创以《孙子兵法》兵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智慧”的“商战定位”体系思想!


       3年前,中国定位界没有人敢质疑定位之父.里斯、特劳特的“定位”,说明还没读懂定位。因此,我写了《致中国定位迷》的纠偏性文章。这也是中国定位界第一次质疑定位缺陷和定位偏见的纠偏性文章。


       第一个提出“品牌代表某一品类或特性”的定义阐述,推翻了定位之父.里斯“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以偏概全的阐述形式。“品牌代表某一品类或特性”的定义阐述基本上已经成为中国定位界或商界人士“修正性”的“标配”阐述。


       不谦虚地说,只有用作者第一个提出的“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的定义阐述,才能克服、化解里斯、特劳特在定位系列相关阐述中“重叠、重复、以偏概全、颠三倒四、甚至误导”等问题。包括中国定位界对定位的一些错误理解。


【我与定位之父.特劳特的观点不同】-定位不可能就是战略。定位是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认知或感知(心智认知位置)。但是,定位涉及战略工具、方法论的运用。定位同时涉及顶层设计、战略格局等方法论的使用。



【第一个提出“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定义阐述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特劳特《什么是战略》一书中可以看出:特劳特想把“定位”一词用“战略”一词替换(多元阐述)。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特劳特未能准确定义或界定“定位”这一概念,才会产生“飘忽不定,两边倒”的“墙头草”特性。我第一个提出“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的定义阐述,以及在“定位”前面添加“商战”两字,组合成“商战定位”概念时,正好解决了特劳特对“定位”和“战略”两个概念“自相矛盾、反复无常”的定义阐述。

1、首先,特劳特最早时对“战略”的阐述是“差异化战略”(战略配称概念),即一致性的营销方向,也叫定位战略。在《营销战》和《营销革命》两本书中有重点章节阐述。

2、其次,特劳特又从《韦氏新世界词典》中取“战略”一词作为“定位”理念的“立脚点”。

3、最后,特劳特在《什么是战略》一书中对“战略”进行多元阐述。


【为什么说定位不是战略?】-特劳特借鉴美国《韦氏新世界词典》中的“战略”定义,是属于物理属性的定义模式,而不是心理属性的定义模式。换句话说,物理属性的定义模式还没有转化为认知属性的定义模式。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开拓“战略定位4.0版本”的原因。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提醒中国定位界人士和中国商业界人士“定位不是战略”的原因。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聚焦,战略,顶层设计,商业模式,词汇,心智等概念或方法论,都是实现“目标定位”(品牌认知)的一种工具。


【为什么说定位不是战略?】-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1、这种认知或感知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2、这种(品牌)认知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刻意营造的。3、定位的词汇法则指的是“代名词”,词汇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中性的。


【商战定位“金字塔”模型(定位/顶层设计,竞争战略,商业模式,运营系统):定位是战术,也是思想,贯穿于竞争战略、商业模式、运营系统设计之中】-定位战术(顶层设计),竞争战略,商业模式,运营系统,构成“商战定位金字塔模型”从上到下的四层。定位是战术,也是思想,贯穿于“定位(顶层设计)、竞争战略、商业模式、运营系统”设计之中。有人说,商业模式是摸得着的战略。

【大数据分析与品牌定位(助推业绩提升):细分不同的目标群体,精准定位(对不同人群的爱好、话题、兴趣的精谁投放内容)】-大数据分析助选美国总统,本质是对不同目标选民(群体)实施精准定位(筛选出埋怨,不满品项:墨西哥隔离墙,美国优先),有的放矢!农村村长的选举同样如此,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原创/不转发:定位是“花”,传统营销是“绿叶”,定位是一门“军事战略战术思想、传统营销理念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科学】-“定位”不是一种创造发明,“定位”是一门“发现心智规律,抓住心智规律,遵循心智规律”的学问。定位是一门“军事战略战术思想、传统营销理念、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科学”,定位植根于传统营销中,定位植根于中国先人智慧中(孙子兵法,宫廷文化的溜须拍马),定位植根于心理学中。定位是一种商业竞争的“高、精、尖端”武器。定位是一种最具效果和最具效率的商战工具/方法论。定位涵盖了“竞争战略,顶层设计,竞争格局,商战规律,区隔,差异化”等战略前沿思想。


【原创/不转发:定位不是战略】-定位适用范围分解出(定位思维导图):1、企业战略或集团战略。本质是定位方法论分析工具/框架运用到企业战略定位或集团战略定位上,以及战略方法论(战略的定义)成为寻找定位战术角度的分析工具。2、(基于品牌的)市场营销/品牌定位。因此,说“定位就是战略”的人是不懂定位,或没有充分了解定位。包括特劳特:延伸太多特劳特把定位的基点都搞乱了,把自己都搞糊涂了。

如果特劳特硬要说“定位就是战略”,那么就应该在“战略”前加两个字:“定位战略”或“认知战略”。特劳特从“美国韦氏新世界词典”里借鉴的“最具优势的位置”泛指物理属性的“战略位置”(军事术语);而“定位战略”或“认知战略”泛指心理属性的“战略位置”。


原创/不转发:特劳特“定位就是战略”之谬论】-特劳特无限放大定位(定位就是战略等)。问题是:特劳特无限放大定位的后果是“自相矛盾,以偏概全”等状况经常发生。特劳特想把自己搞成一个等待燃烧、无限膨胀的“红太阳”:失去定位本原、失去认知的焦点。其实,理解特劳特定位有三条主线:1、定位是基于心理学。这是前提。2、定位是遵循心智运行规律的一门学说。3、定位是基于心智认知的品牌打造。问题来了,请问特劳特先生:战略是基于心理学吗?战略是遵循心智运行规律的一门学说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我发表了这篇文章:《定位不是战略,定位包含战略工具或方法论的使用》。难怪中国定位界有人评论说:这样的解释醒醐灌顶。

 

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心理认知“位置”:词汇或概念)。否则,“词汇法则”(代名词)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一个品牌的本质:看法、特征、市场细分。


“防御战”之汰旧迎新,进攻自我的勇气。核心:把握战略节奏,提前规划产品系列。1、吉利剃须刀(大品牌模式)。(1)Trac二型:双刀片剃须刀。(2)Atra:可调节双刀片剃须刀。(3)Sensor:减震剃了须刀。(4)锋速3:刀片剃须刀(产品上市前就已投入7.5亿美元)。(5)Fusion:五刀片剃须刀。


        基于品牌的定位是名词(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心智认知“位置”)。打造品牌过程的定位是动词(不断地建立认知)。定位是一个动名词。概念搞不清楚,说明他是糊涂的,解释一些品牌现象、定位现象是会自相矛盾,相互打架的。一个真正专业人士,他对定义、术语的阐述是非常精准的。可惜,中国定位界有几个能真正搞清楚?特劳特先生在相关阐述中都把自己都搞糊涂了!在20本定位系列书中自相矛盾、相互打架的经常发生!(参考文章:致中国定位迷)


【原创/不转发:美国这些定位大师乱不乱?相同的一个概念术语2-3个人用4-5种概念方式阐述。五花八门,如此混乱,初学定位的人该怎么办?】1、里斯女儿劳拉.里斯说:准备出一本书,书名叫“战斗口号”(或许也叫激励性概念)。2、特劳特把“战斗口号”叫“战术理念”或“差异化概念”。3、吴春芳把“战斗口号”叫“定位口号”或“定位概念”。4、劳拉里斯准备推出的这本书一定会借鉴特劳特《终结营销混乱》第45-47页“失控口号”章节内容,以及其它书中的一些内容。

  

 

【特别声明】-《定位不是战略》这篇文章是作者原创性文章。任何组织、机构或者个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利用“复制、剪辑”部分或者全部文章内容等方式,以作商业及其它用途(培训等)。 



【我与定位之父.特劳特的观点不同】-定位不可能就是战略。但是,定位涉及战略工具、方法论的运用。定位同时涉及顶层设计、战略格局等方法论的运用。

 

从常识上判断,定位也不可能是战略。但是,基于商业竞争角度,“定位”具有使用/利用“战略”等相关工具或方法论为实现品牌定位(品牌认知)进行“围点打援”(延伸)的特质或特性。

 

从宏观层面上看,定位不是战略(复合),定位是基于心理学(专业)的单点战术。这正是我为什么要延伸、发展出“战略定位4.0版本”的重要原因。它可以帮助解决“东北经济区域战略,国家战略”等诸多战略课题。它涉及:波特竞争战略、麦肯锡、波士顿等战略工具/方法论的综合运用。

【我对“雄安新区”将有可能成为“烂尾楼”的判断依据】-1、请告诉我雄安的大空间转换在哪里?2、中国的人口可能处于“顶峰”状态,逐步缓慢下滑是趋势。3、发达地区分散式的承接类似“人工智能”的产业升级,政府主导的行政式、命令式的“雄安新区”很难产生集聚效果。美国硅谷的创新模式的成功是商人投资商业自由竞争为主导。


世界顶尖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也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雄文指出,战略就是定位,即通过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价值来取得独特的地位。

 

读懂定位必须充分利用常识(简单、直观);必须充分理解“定位与品类”、“战略与定位”之间的关系,明确概念区隔,而不应“混淆是非”(概念),误导商业人士或定位初学者。

 

【原创:太阳神口服液“非定位性”广告(告知型的情感诉求)为什么有效?】-“当太阳升起的地方,我们的爱天长地久”的央视太阳神口服液广告有效的原因在于:1、滋补“品类认知空白”(心智空白)。2、中央电视台当时强大的辅射力与“信誉”(可信度)决定了太阳神口服液的成功。孔府家酒、秦池同样如此。因此,北京大学特劳特中心的“三个阶段性”划分形式是有问题的。


 

【文章背景】

“哈佛专访特劳特中国邓德隆:战略就是定位” 文章地址:http://t.cn/Ro3cvSx)

HBR中文版:如何用一句话说明定位理论? 

 

邓德隆:定位就是针对竞争确立优势位置。如特劳特先生所说,定位就是战略。他之所以采用定位这个词来命名他发现的商业规律,是因为军事上战略一词的定义就是“针对敌人确立优势位置”,而这正是定位的功效。有了定位,企业在竞争中才有优势,才能生存和发展。


  

      定位不是战略

 

        定位不是战略,定位是一种认知或者感知。但是,基于商业竞争的角度,定位用“围点打援”的方式延伸出“战略”等工具/方法论为品牌打造服务,以实现品牌的“价值认知或价值感知”。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定位之父.特劳特“定位就是战略”的阐述形式是有问题的。

 

      同时,邓德隆利用采访形式(默许)用《战略就是定位》文章标题,无限放大定位、脱离定位的本质也是有问题。有误导中国定位人士和中国商业人士的嫌疑。从常识角度上看,“战略不可能就是定位”。我不知道邓德隆有没有真正读懂定位。 

 

      定位之父.特劳特对“战略”的阐述形式粗算起来与8-9种(参考:《什么是战略》等)。为什么邓德隆只挑选特劳特一句“战略就是定位”作为文章标题?定位之父.特劳特著书《什么是战略》来隐含“定位与战略”之间的关系,而不用著书或者写文章的方式来阐述“定位就是战略”。他或许认为这种阐述方式是有问题的。需要提醒的是:特劳特对于战略总结性阐述非常很乱,(20本中文版定位书籍)跳来跳去,有让我们“猜猜看”的成分。就算一直追随定位的我,如果没有真正读懂定位,也是“像雾像雨又像风,似曾相识”。

 

         再一次强调:定位是定位,战略是战略,定位不是战略,他们之间只是有关联或者需要关联而已。因此,我们必须用常识来思考、检验、判断“定位与战略”之间的关系。而不应“人云亦云”,失去自我判断。这种僵化的定位学习方法非常不可取,必须“跳出定位看定位,跳出品类看定位”,这就是“学习定位,忘记定位”的本质内涵。

 

    (备注:关于常识的相关阐述,可以参考本人发表的文章:《定位是第一常识,而不是深思熟虑》) 

 

     【读懂定位,可以无限放大定位,有人说,定位不是“万能论”】-定位用“围点打援”策略来实现目标顾客的认知征服。同时,“中国定位学”(包含:品牌定位学/东方定位学)同样用“围点打援”策略方式来延伸或无限延伸商业竞争中的“广义”竞争工具或方法论的使用。因此,“中国定位学”的分析工具涵盖/涉及/延伸出:战略,营销,品类,聚焦,细分,格局,顶层设计,整合营销,竞争,区隔/差异化,4P……。

 

      如果说,战略一定要与定位的定义产生关联,那么,可以用这种阐述方式:(第一个提出)定位是一种认知战略(定位的客体的延伸阐述),或者叫品牌差异化战略,品牌区隔战略。定位是一种认知战略,而不是定位就是战略。战略围绕认知(定位)进行。定位是主体,战略是客体(战略的工具或方法论为定位服务,为打造品牌服务)。

 

        特劳特的最大贡献:放大营销历史长河中的“定位”单点(心智/大脑认知)。特劳特与里斯形成一套完整的定位体系。包括:基于市场竞争的聚焦,品类,定位战术,品牌差异化/品牌区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