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春芳--中国定位研究
吴春芳--中国定位研究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61
  • 关注人气:4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2016-03-12 05:47:54)
标签:

财经

定位创新

定位研究

定位新思维

定位

   
 
                                            现代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定位(认知)的产品质量与事实产品质量的不同

                                                             品牌思维VS产品思维
  
                                                                    作者:吴春芳


                 心理属性的商战定位用“认知”来主导一切企业行为。这就是传统营销与现代营销的本质区别。


                                   基于心智定位的质量存在于你的大脑认知中,而不存在于质量评定中。


                             打造品牌=营造认知(营造代名词,营造概念);品牌定位,“定型”的艺术。


大多数市场营销的错误源自于一种假设:即你是在进行一场基于现实的产品战争。而定位的相关法则都派生出与此相反的观点。——特劳特 
      
       定位不是在产品里做的事,而是产品在顾客大脑中形成一种什么样的认知。定位战术角度确定,或许要对产品配方等做一些修正,以符合品牌定位认知。因此,产品定位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


【认知战VS产品战】-品牌终极之战:认知之战!非产品之战。产品是品牌定位的一个设计元素。包括:产品配方,产品线,产品研发方向等。这就是定位营销本质内涵。这是中国传统营销思想与中国现代营销思想(认知战VS产品战)的一种方法论对抗模式。第一个提出“定位营销”、“认知营销”概念。第一个提出:“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的定义阐述。


【原创/不转发:小米、锤子手机品牌定论】-1、“小米”的品牌名字和定位(广泛认知)影响了其品牌很难向高端手机发展。2、锤子手机/坚果因利用传统营销的伪定位模式(更好产品的自娱自乐)阻碍其品牌的业绩表现(市场占有率,品牌利润率,品牌溢价。 


【商战定位之概念战】-“概念”是定位营销的基础。是实现品牌区割、差异化,彰显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标志”。不管是品类(精酿/手工酿)还是定位概念(浓稠)。所以说:商战定位是“概念战”,“精神战”,“认知战”。 


【原创/不转发:质量的形式、深度服从或服务于品牌定位要求】-1、真正基于定位的品牌质量,因品类不同而要求不同,因定位不同而要求的质量“深度”不同(常规满足需求的质量和顶级的质量),甚至因不同的定位,其口感、风味、风格而不同。因此,质量的形式、深度必须服从、服务于品牌定位要求。2、基于品牌的定位对产品质量有两个前提条件或前置性条件:感受差别不大和满足基本的质量要求(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质量是打造品牌的基本单位。3、定位的适用边界问题。


       一个品牌的本质就是在产品类别(品类)基础上拥有你的“代名词”。洗发水(品类)的去屑(代名词)。

              “认知是定位的中心”,我第一个提出“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定位战即认知战”的阐述。

                      营销的“营”字含义:“营造、谋划”意思。“定位营销”指的是“认知的营造或谋划”。


           低水平的认知结果就是低水平的行为,认知肤浅行动也是肤浅的,高水平的认知是高水平的行动。


【现实很难改变认知】-管理者善于逻辑性分析,管理者思维也知道认知的重要性,问题在于:他们误认为认知是现实的反映,他们误认为只要改变现实就可以改变认知。这在市场营销是一场“灾难”。
 
 
       作者被誉为:中国定位研究第一人;中国商战定位第一人!15年专注定位研究,30多个定位新观点的提出,颠覆了人们对定位的理解,包括特劳特、里斯部分定位观点的错误阐述。开创以《孙子兵法》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智慧“商战定位”体系思想!
 
 
       第一个提出“品牌代表某一品类或特性”的定义阐述,推翻了定位之父.里斯“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以偏概全的阐述形式。“品牌代表某一品类或特性”的定义阐述基本上已经成为中国定位界或商界人士“修正性”的“标配”阐述。


       第一个提出:以《孙子兵法》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智慧思想的“商战定位”之阐述!
 
       第一个提出“定位不是战略,定位包含战略工具或方法论的使用”之阐述,推翻了定位之父.特劳特“定位就是战略”的误导性阐述。
 
       不谦虚地说,只有用作者第一个提出的“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的定义阐述,才能克服、化解里斯、特劳特在定位系列相关阐述中“重叠、重复、以偏概全、颠三倒四、甚至误导”等问题。包括中国定位界对定位的一些错误理解。


【原创/不转发:现代营销的商战定位思想与传统营销“朴素”的定位思想】-中国传统营销案例的成功遵循“朴素”的定位思想。遵循一种非现代营销认知逻辑性的(市场竞争因产品质量优秀者胜、1+1大于2的误区等),非系统性的,碎片化的定位思想,有“碰运气”的思想元素。但是:商战定位的认知方法论,聚焦思想,与众不同的定位角度,一套科学合理的打法。如:名字的优劣性,营销战略的一致性,商战营销战略形式 ,商战定位的单点突破等,为商战的精准营销创造了基础条件。


【原创/不转发:定位是“花”,传统营销是“绿叶”,定位是一门“军事战略战术思想、传统营销理念与认知心理学(心智规律)”相结合的科学】-“定位”不是一种创造发明,“定位”是一门“发现心智规律,抓住心智规律,遵循心智规律”的学问。定位是一门“军事战略战术思想、传统营销理念、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科学”,定位植根于传统营销中,定位植根于中国先人智慧中(孙子兵法、宫廷文化的溜须拍马等),定位植根于心理学中。定位是一种商业竞争的“高、精、尖端”武器。定位是一种最具效果和最具效率的商战工具/方法论。定位涵盖了“竞争战略,顶层设计,竞争格局,商战规律,区隔,差异化”等战略前沿思想。


【鬼谷子做局的三个步骤与商战定位不谋而合】-韩建君:鬼谷子做局的三个步骤:1、第一眼界(洞察/预见)。2、第二找到利害关系点,作为突破口。这是做局的关键。3、第三设局。所谓的局,就是一个未来会发生的封闭式步骤或系统,因为外人并不知道,所以叫迷局,等到知道了预设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设就是设计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

鬼谷子文兵法去千变万化,但概括起来无非有这么几个方面:做局第一,布子第二,人性第三,辩术第四,胆量第五,谋略第六,趋势第七,仵作第八等等。



【原创/不转发:将定位植根于传统营销中。枝繁叶茂。用定位原理/方法论引领、组合传统营销工具/方法论】-传统营销的“痛点、利益或好处”是定位之“根”。 ​​​​定位就是将 传统营销物理属性的“痛点、利益或好处”毫无保留地转化为认知属性的“痛点、利益或好处”。 ​​​将定位植根于传统营销中,枝繁叶茂。换句话说,用定位方法论“引领、组合”传统营销中的相关战略元素和营销工具(4P,整合营销传播……)。


【原创/不转发:定位的一个前提和一个限定词】-1、定位一般以竞争品牌质量相差不大为前提。因为,质量是打造品牌最基本单位。2、定位语言中经常说: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特劳特1969年左右曾经发表文章的标题)。定位的限定词就是“同质化时代”(消费者感受到质量相差不大情况下竞争/白酒行业等)。因此,一些传统营销人和一些学者或教授误解了定位,作为攻击定位的工具和对质量理解的绝对化倾向。


【品牌思维PK产品思维 】-1、品牌思维PK产品思维 :认知中心论(品牌营销)PK产品中心论(产品营销) 。2、品牌认知的强弱(调动顾客心智的能力),决定你品牌的业绩表现。3、定位的本质:有效调动顾客心智资源。4、消费者不是专家,但是,消费者往往认为自己是专家(定位精髓:顺应顾客心智)。消费者不精明,但是,消费者往往自认为很精明。5、打造品牌=营造认知(营造代名词,营造概念);品牌定位,“定型”的艺术。

 

       传统营销与现代营销本质上是路线之争,品类之争,方法论之争。同时也可以理解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之争。方法论不对永远走不出营销盲点。

                                                        

【原创/不转发:中国传统营销人最大的营销盲点】-1、定位精髓:用认知来引导“现实”事实,用定位概念来引导“现实”事实(由外而内引导)。而不是用事实改变/引导认知(由内向外引导)。这是中国传统营销人最大的营销盲点。这也是“价值回归”定位策略为什么是一个“美国的谎言”的重要原因。2、传统营销与现代营销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品类对抗。


定位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概念,一切为“认知”服务。定位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概念,一切为“认知”服务。战略配称的一致性也是为认知服务,战略聚焦也是为认知服务,定位战术思想/定位思想也是为认知服务。这也是现代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本质区别。


【品牌定位遵循“由外向内”决策主导模式】-定位是一种外部竞争思维,遵循“由外(市场)向内(企业)”的决策主导模式。1、品牌定位决定“产品配方,产品风格”等元素就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品牌定位决策主导模式。很多人却颠倒了这个定位程序主导模式。2、市场上竞争性品牌名称的优劣性比较就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品牌定位决策主导模式。
 
马云把“零售业的技术新革命”(或智能零售)错误解读为“新零售”。马云错误地将品类的进化(技术创新的改进和完善)错误地解读为品类的“分化” (另一个物种或一个物种的细分)。里斯说:如果把进化当分化,在营销上是一场灾难;如果把分化当进化,就错过过了打造品牌的新机会。
 
 
 
                                      品牌思维PK产品思维 :知中心论 PK 产品中心论 
                                                         
                                               (传统营销对抗现代营销=唯物论VS唯心论) 
 
 
               传统营销与现代营销之“分水岭”:“产品中心论”对抗“认知中心论”
 
 
1、传统营销本质是顾客需求导向/满足顾客需求(良好的服务,消费者体验等),现代营销(定位营销)是心智
     竞争导向。这是传统营销与现代营销的本质区别。虽然有时候传统营销也包含竞争元素。
 
2、现代营销的本质是“定位营销”,定位营销即认知营销。心智决定市场,心智决定营销成败。这就是定位营
     销的本质内涵。现代营销的终极战场在人的大脑中,这就是我提出“定位营销”(概念)的全部内容。特劳
     特曾经警告说:不要用事实挑战认知,失败的总是事实。
 
     基于自由商业竞争,人的不可替代性(真正具备专业能力的专家)与认知的不可替代性是两码事(宣传作用
     下的伪专家)。
 
3、【我为什么要提出“定位营销”这个概念?】-1、特劳特“定位”一词是从美国《韦氏新世界词典》中对
     “战略”的定义引伸过来的。《韦氏新世界词典》中对“战略”的定义:规划、指挥大型军事行动的科学。
       在与敌人正式交锋前,调动军队进入最具优势的位置。特劳特说:“调动军队进入最具优势的位置”,这正
       是定位要做的事情。2、从“战略”这个词的定义和特劳特对“定位”这一阐述形式上看,单一“定位”并
       不包含“营销战”元素。换句话说,“定位”这个“认知位置”需要结合“营销战”相关原则才能实现。这
       也是我为什么提出“定位营销”(认知营销)这个概念的重要原因。
 
4、定位营销并没有否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定位营销反而强调了“产品中心论”的重要性。定位营销包含“产
     品中心论”(传统营销)。特劳特说:质量是打造品牌最基本单位。很多人误解了定位,把“认知比事实更
     重要”解读为“产品质量”不是那么重要。一些传统营销人,个别教授学者把它作为攻击定位的一种工具。
     同时,产品质量同样是兑现定位承诺的关键战略元素,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工作。唇亡齿寒,人之常识!
 
   特劳特说:大多数市场营销的错误源自于一种假设,即你是进行一场基于现实的产品战争。错误地认为产品是
    市场营销的主角;错误地认为你在市场中取得的胜利或者失败是因为产品优劣或者怪罪于执行上的不利。他们
    忘了,对于营销来说,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消费者心智中那些与现实相符也可能不符的认知。
 
   【定位是什么?】-定位基于认知性质的“高质量”,定位基于认知性质的“好产品”概念,定位基于认知性质
    “专家”认知或感知,定位基于认知性质的“高技术、高性能”。定位是基于认知属性的“工匠精神”。定位
     用认知改变事实,定位用概念引导事实。这就是传统营销与现代营销的本质区别。这也是“定位营销”为什
     么如此有效的原因。核心:每一个动作直指消费者心智。
 
   【定位军规:认知不一定等于事实】-品牌这个概念是中性的。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是正向的。这不一定是事
     实,但却是认知。1、绍兴产的黄酒一定比安徽产的黄酒好吗?那是不一定的,这有什么关系呢?基于心智的
     安全感因素,人们还是倾向于喝绍兴产的黄酒。2、广州产的西服就一定比江西产的西服好吗?那是不一定
     的,这有什么关系呢?基于心智的安全感因素,人们还是倾向于购买广州产的西服。----心智认知即品牌事
     实,认知引导事实。
 
5、需要说明的是:
(1)特劳特没有否定科特勒的“4P”组合功劳,但是,必须用“定位”这一P带动“4p”。
(2)特劳特没有否定波特“战略配称”,但是,必须用“定位”为核心来“组合“战略配称”。同时也是基于特劳特“心智定位”为主导“战略配称”的方法论。
 
6、传统营销的“美誉度、消费者体验、口碑营销”等营销方式本质上在“夯实品牌,美化品牌,强化品牌,强
     化定位”(心智认同度,心智共鸣度),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优秀的工业设计”等同样是在“夯实品
     牌,美化品牌,强化定位(心智认同度,心智共鸣度)。因此,定位与“传统营销之美誉度、消费者体验、
     口碑营销等”是留住客户的有效方式,并不矛盾。
 
   “以顾客为中心”的定位模式很难取得成功。不要用想当然逻辑思维模式解决企业出路;而应用定位谋略,品
      类谋略来解决企业的出路。
 
    【“消费者体验”的两种形式】-1、常规产品/品牌功能性的“标配”形式。2、超越常规产品/品牌功能性的“标配”形式。形成美誉度。包括:外包装,消费环境,产品中的某一种高价材料/西服纽扣。3、高档、高价格
    商品常常利用第二种形式起到品牌的“增值”服务,同时也是消费者愿意花高价“物超所值”的理由(很多时
    候也是一种偏见,比如:两万一套的西服一粒纽扣100元)。
 
     任何有助于克服人们不安全感的因素都是好策略。提升目标客户“心智认同度、心智共鸣度、心智美誉度”
     可以通过“良好的消费者体验,良好的工业设计,获奖、良好的服务”等方式实现。本质在:强化品牌,美
     化品牌,强化定位,夯实定位。是品牌打造、有效定位的“一体两面”。
 
   【定位的认知和认同】-定位的认知与认同是两个不同概念,是品牌的“一体两面”。认知是对相关概念、事物
     的认知或者感知(安全、去屑、大草原牛奶);认同包括目标消费者对定位(差异化的利用或者好处)的认
     同,包括对相关活动、相关阐述方式的认同。这种认同包括良好的消费者体验、良好的工业设计、优质的服
     务、获奖等的认同以及目标消费者对相关热点问题(公平正义、反腐、爱心等)的认同等。这跟传统的营销
     思维一脉相承。形成“传统营销(产品中心论)跟现代营销(定位中心论)”的有效结合。
 
   【公关很难替代定位,除非作为一种战术策略使用】-对于现代营销来说,缺乏明确定位的白酒品牌(啤酒、西
     服等品类同样适用),想用“获奖”或利用“获奖”的公关行为只能获得一定的“美誉度或知名度”,但对
     销售的提高很有限。只有明确定位为前提,才能产生销量的叠加效果。才能夯实品牌,强化定位(心智共
     鸣, 心智认同)。
 
7、现代营销的终极战场不在工厂,也不在市场,而在消费者心智(大脑),占领消息者心智即占领市场。现代
     营销是一场基于心智的竞争。政治选举、商业竞争、追求异性,无出其右。
 
8、中国传统营销人或者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人最需要搞清楚的是:基于定位(认知)的产品质量和基于事实的
     产品质量的不同。
 
9、用物理属性的定位模式打造品牌就有问题。这是中国传统营销人的打法,可能会浪费很多企业资源,特别是
    钱。值得警惕。打造品牌的模式应该是认知属性、心理属性的定位打造模式。定位针对的是消费者心智中的
     大脑。现代营销(定位营销)是一场认知战、精神战、概念战。陈地在消费者的大脑中。
     基于商业竞争的定位,其战略配称”本质包含“认知属性”的战略元素(产地)和“物理属性”的战略元素
    (产品配方、技术研发方向)。市场营销是处理一系列感知的过程。
 
10、【“定位人士”必须具备:全局观,战略观和洞察观】-(1)特劳特“定位”一词是从美国《韦氏新世界词典》中对“战略”的定义引申过来的。《韦氏新世界词典》中对“战略”的定义:规划、指挥大型军事行动的科学。在与敌人正式交锋前,调动军队进入最具优势的位置。特劳特说:“调动军队进入最具优势的位置”,这正是定位要做的事情。(2)从“战略”这个词的定义和特劳特对“定位”这一阐述形式上看,单一“定位”并不包含“营销战”元素。换句话说,“定位”这个“认知位置”需要结合“营销战”相关原则才能实现。这也是我为什么提出“定位营销”(认知营销)这个概念的重要原因。
 
11、【中国需要更新营销观念】1、基于品牌定位的角度,传统营销的阐述方式是不精准的。因为营销可以是传统的营销,可以是产品营销,也可以是市场营销等方式。因此,正确的阐述方式应该是“定位战”或“定位营销”。2、传统营销定义:满足顾客需要和需求。传统营销本质是顾客需求导向,定位营销是心智竞争导向。需要指出的是:对“营销”如何定义决定了其方法论。(1)西北大学科特勒说:营销是人类通过交换过程来满足需要和需求的活动。(2)密歇根州立大学的E.杰罗姆.麦卡锡说:营销是组织通过预测消费者和客户需要,以及形成满足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流向顾客或客户,从而达到其目标的活动。

12、【传统营销与现代营销/定位营销的区别】 
(1)传统营销用事实来改变认知。以为只要改变事实就能改变认知,以为认知是事实的反映。 
(2)现代营销则用认知来引导事实。他们用概念来引导认知,用概念来引爆认知。
(3)认知比事实重要,事实为认知(定位)服务。换句话说,形式大于内容。 
(4)先果后因的定位方法论/先胜而后求战/先瞄准再开枪/先定调,再补充完善证据。 
(5)认知不一定等于事实。 
(6)产品中心论与认知中心论。
 
13、 【大脑思考形成的定位认知路径:感知---观念---定位认知】
(1)大脑感知形成一种观念、理念或观点(总结)。包括一些事实证据以及所见所闻形成的感知“证据”: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自己体验的,人为宣传的,意见领袖说的,最亲的人说的……。
(2)观念形成对事物的一种(看法)认知(定位)。
(3)人们都是环境产物,毎个人经历,学识,见识胆识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观点也是不同的。这里包括“正确”的和偏见性的观点或观念。同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专家,很多受别人的影响或支配。人们像羊,跟着羊群走……。
(4)【专家是什么?】-专家是被别人(心智/大脑)“误认为”是“专家”的人。专家有的是真才实学,有的是沽名钓誉,营销/策略定位的结果。如果你认为地球是平的,就应该取消营销课题,取消战略专家,取消策划等行业。世界就是一个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14、【定位是一种认知战、概念战、精神战!】-定位以“概念”为引导。但是,很多中国传统营销人却不懂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乱玩概念,说“概念”是“花拳绣腿”,说“概念”是“空中楼阁”,成为批评定位的“急先锋”。他们根本不知道:一个“定位概念”需要战略配称和信任状的支持(定位战略成型的条件)。所以说,不要自以为是的胡乱理解概念,深刻理解定位、读懂定位很重要!
 
 
                                                       基于定位的质量定律(里斯)
 
1、基于定位的“质量定律”阐述形式:销量最大的品牌(等)。
 
2、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与树立高质量产品形象(认知)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3、(集中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形象(声誉)的四大方式:
(1)专家(全能医生与某一领域的医生)。
(2)领先(销量领先、性能领先、技术领先、行业领先、产品领先)。
(3)高价格(高档产品的劳力士、奔驰以及常规产品中比竞争品牌高一点的价格)。
(4)品牌名(适合的品牌名,符合定位的品牌名,符合品类的品牌名:金霸王电池)。
 
 
                                          如何创造顾客,如何保留顾客
 
特劳特说:我用40年的时间,告诉全球的商业人士如何精准定位,如何获得消费者认同。
1、确立定位(产品差异点)。
2、形成战略配称和运营活动。
3、传播你的定位吸引顾客。
4、抓住顾客(获得定位认同)后留住顾客。
     用各种办法同顾客保持联系,包括传统营销(产品中心论)意义上的消费者体验、服务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