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线上方三花盛开 沪指上攻2200点在即
(2014-04-14 22:25:08)
标签:
股票 |
一,指数点睛。1,沪指,上周四强势上穿年线(2127点)后,又连续2日守住了年线,展现了多头的耐心和进取心。尽管今天沪市成交金额明显缩量,但是震荡市缩量也不是坏事,沪指6连阳是近年来少见强势表现。2,深指,5连阳后,今日微跌3.55点,可以忽略不计,这个阴十字线仅是上攻中的一日休息,暂时喘口气,明日将继续上行。3,期指,是阳十字星,由于上周收出较大实体阳线,因此周一的十字星是正常震荡和消化,意义与深指相似。
“ 发挥保险资金优势,支持铁路、地下管网、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系统、城市配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完善对基础设施项目主体资质和增信措施的政策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发展力度,探索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公用事业(行情 专区) 收益权证(行情 专区) 券化、优先股以及股债结合、夹层基金(行情 专区) 等新型投资工具和方式,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同时,鼓励保险资金支持民生项目建设。参与养老养生、医疗健康等产业的投资运营,积极争取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保险机构完善投资保障性住房项目、棚户区改造的有效商业模式。”
明日,基础建设相关股,会大涨。
这正是我在3月做过的一个预测:2010年4月16日发布利空4周年后,2014年4月15日应该出台利好政策,形成拐点。
今年2--3月,我在分析自2007年11月至2014年3月是77个月拐点的同时,还曾做出一个预测---自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推出,同时公布楼市调控国四条,当日沪指最高3159点,收盘3130点,在这两大利空消息发布4年后,沪指从3000点连年盘跌,最低至1849点,跌幅最大至41.5%,是一次巨大的系统性下跌,股市几十万亿市值灰飞烟灭,投资者遭受莫大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家多年来苦苦追求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目标,难以实现。如果投资者看看美国股市在2007年7月爆发次贷危机后迄今的走势,机会发现,道指跌了2年---2007年7月到2009年3月,然后一直坚定而持续地上涨了6个年头、5整年,自最低点6470大涨10000点有余,最高至16631点,股市大涨,自然人人赚钱,消费踊跃,企业大力开工生产,商家卖得欢,市场一派繁荣,经济快速复苏,金融漏洞得以弥补,企业竞争力更加强大,2013年财政赤字减少了4300亿美元,今年以来,奥巴马政府在国际地缘政治斗争中的底气明显增强了,说话更硬了,不再像去年中美元首庄园会晤那般谦恭有礼了。
A股连续6、7年成为全球熊市之冠,不可估量地自残并打击了投资者的自尊心、进取心和自信心,尽管近年来那些大量移民多数是为了找到一个拥有干净天空、清洁的水、安全食品;为下一代找到拥有较高教育质量的自由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股市的自毁长城,也是重大原因之一,没有赚钱效应的股市,自然没有吸引力。
华夏时报主编水皮先生,我看过很多他的文章,算是文笔老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报界老将,不过,窃以为应景唱和的文章过多,值得激赏的并不多。去年,他写过一篇文章---《一个没有牛市的经济体是没大出息的》,就我来看,站在投资者的立场说,这是他写的最有质地、最值得赞赏的一篇文章。於我心有戚戚焉。
虽然很遗憾,近期国务院发布了很多利好政策,但是目前股市的成交量还是没有明显放大,这说明信心缺失,投资者缺失,场内资金有限,但是,我仍然认为今年4月起,A股进入了77个月、7年的新周期,不是传统印象所说的牛市,但是,随着QFII和RQFII,以及沪港通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中外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在A股进一步交融碰撞,投资策略各显神通,使得A股更有看头,机会更多,博弈更加激烈,更加有趣。
就沪指看,由于在低位构筑了8个交易日,横向震荡整理了9日,因此,会上行17个交易日,目前仅上周了6天,后市还要震荡上行11个交易日。随后就是5月新股发行了,届时再看新股申购的机会。
从中期走势看,还是坚持我上个月的观点:77个月的新周期开始了,这是一个在经济复苏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新运行周期,是近30年来最复杂最困难的新周期。但是,不管怎样艰难,A股市场正在成长,在国家经济“深改革,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的背景下,机会多多,关键是把握好指数运行节奏,深挖个股的内在投资亮点,分享政策红利及上市公司的成长红利。
二,热点聚焦。今日最强的是新疆板块,共有8只股票涨停,其背景是周末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给深化改革创造条件,给各个问题的解决创造回旋余地,腾挪出时间和空间。。。。。。看来,“投资派”占了上风,也说明目前经济下滑的严重性和止血的迫切性。
前一篇:沪港通能带来多大盈利机会?
后一篇:利空释放 周四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