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单日成交千亿元是大是小?
(2011-07-01 16:16:10)
标签:
杂谈 |
自上周五的沪市成交1444.4亿达到近期峰值以来,上证指数单日成交量基本上一直保持在千亿元水平,在成交量有效配合下指数从前期2610点的“市场底部”稳步回升,连续五连阳一举收复2700的整数关口,而且短期快速补掉了20110615日大跌留下的缺口2705点,而且重新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2750点附近的那个前期整理平台。根据观察,本周沪市单日成交量基本保持在千亿水平的“均量”,每日的成交量没有太大变化,而指数也因前期涨幅过快出现了“体力透支”而在2750点弱势震荡盘整,再次印证了“量在价先,量价齐升”的这句股市“金科玉律”。从上证指数的历史走势看,无论2007年的那轮大牛市还是08年年底的那次超跌反弹的行情,上证指数的成交量基本上都在1000亿到1500亿之间,尤其是在去年2010年10月初,上证指数每天的成交量基本上都在2000-3000亿左右,犹记得08年底1664.24点的历史低点的成交量仅仅只有367亿,可谓“量缩价跌”! 所以说资金是股市的血液与能量,没有成交量的支持股市就是“一片凄风冷雨”!
可以说当前成交量的不济是股市萎靡不振的直接原因,而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和加息预期不降致使证券市场“失血过多”而指数接连遭受重挫,这才是最根本、最要命的原因。此外,由于其他市场,如收藏品市场、债市、黄金、白银、翡翠也受到游资的热炒而大部分分流了社会的闲置资金,我们的各类银行由于受到日均存贷比考核以及最新银行巴塞尔协议的严格管理,不得不收紧银根,通过高息揽储、滥发理财产品来疲于应付监管要求和提高收益,这又截留了一部分现金流动性,使本来就不景气的股市再度“黯然神伤、娇容失色”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和竞争力。可以说,在当前“很差钱”的大环境、大气候下,没有政策的呵护、流动性的推动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善,我国证券市场很难出现实质性的转变。要知道,我们中国股市还是一个弱势有效市场(就如大家经常说的政策市)。我简单用8个字概括我国股市现状,就是:“政策如风,资金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