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言的人生“默言”:悠着点,慢着点

(2012-10-23 08:20:42)
标签:

心理学

莫言

孤独

慢生活

教育

分类: 成长

导读:一位笔名叫莫言的人实践了人生的默言,在孤独与沉寂中证实了人生可能的广阔与深邃。学会孤独,正是普遍浮躁、喧闹、急功近利的当代人最最缺乏的。正如莫言所坦言,健康生活其实应该很简单,要悠着点,慢着点


莫言的人生“默言”:悠着点,慢着点

 

莫言坦言:健康生活悠着点,慢着点

 

一位笔名叫莫言的人实践了人生的默言,在孤独与沉寂中证实了人生可能的广阔与深邃。学会孤独,正是普遍浮躁、喧闹、急功近利的当代人最最缺乏的。正如莫言所坦言,健康生活其实应该很简单,要悠着点,慢着点

 

莫言就是这么享受着生活的:一把紫砂壶,二两明前茶。独坐一斗阁,思绪到天涯。他在山东高密的家不过只有一百多平方米,为了不影响一岁多的外孙女休息,他将卧房搬到了屋顶小阁楼,取名一斗阁,写作睡觉都在这里头,一方斗室非常狭窄,莫言却甘之如饴。

 

莫言也是这么写作的。他是迄今仍坚持用手写作的作家之一。台湾有学者称这种写作方式是最后的恐龙。莫言自认为代表作的《生死疲劳》,50万字的初稿就是手写的,仅43天就一气呵成。但是他说,小说的构思和素材积累却经历了几十年沉寂的岁月。

 

曾是解放军艺术学院默默无闻的学员莫言,每天晚上等大家都睡了,就搬来一张铁腿小课桌,独自在水房里,顶着一个60瓦的灯泡写小说。惊动文坛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就产生于此。

 

这种生活态度源自于莫言的成长经历。小学5年级他因文革辍学回家务农,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少年莫言一直遭受着排斥、侮辱和伤害,被饥饿、孤独、恐惧所包围。慢慢地,牛倌莫言享受到了孤寂的快乐。他从牛背上仰望蓝天、白云、飞鸟,俯看青草、蚂蚱、蚂蚁,整个旷野里只有他一个人。

 

他的文史启蒙也非常简单,是一套5册的《国学通史简编》。当时莫言家徒四壁,这是他苦苦恳求母亲,求来了5元钱,从急需用钱的邻居手里买的。这套书被莫言从牛背上背到后来的部队里,在孤寂与守望之中,不知他拜读、领略了多少遍。

 

莫言的灵魂一直走在极少有人去的地方。他说自己能得奖是因为对人性最纯真的认识。获奖前一个月,他就将自己闭关,手机每天只开5分钟。获奖后,他称自己以后依然要到没有路的地方走走

 

正是这种孤独与沉寂给了莫言生活的浑厚与自信。2005年,莫言带着一个记者代表团赴日本北海道访问,备礼品时求名家的字未果且要价颇高,从此将莫言逼上了书法之路,他练就了用左手写毛笔字的书法风格。

 

13日在腾讯微博的微访谈中说: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快乐与痛苦交织的过程,写作既是脑力也是体力的很大消耗,尤其是长篇小说,所以作家首先还是应该有个健康的体魄。

 

他认为人的健康可以分为身体、心理、灵魂三个层次,心理和灵魂的健康非常重要。

 

微访谈中,他说:我的获奖确实会有些短期效应,但很快就会过去,因为文学创作不是运动,它是高度个体化的、个性化的劳动,作家应该安静地思考、工作,任何热闹都是短暂的。

 

而与之相反的是,现代社会就像是一片喧嚣的海,很多人都浮在上面,大家都在拼命地往前刨,根本静不下来,慢不下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做到潜下深海,享受着虽然孤独、沉寂但却更为广阔、更为丰饶的空间和营养。

 

自称最喜欢吃土豆的莫言在博客里写道:如今,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但当人们身处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钻石更珍贵……人类对于财富、科技、权势的贪欲,也让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并充满了危机,生活应该很简单,要悠着点,慢着点,保持饥饿感,也许人们就会对生活的感受更敏锐,触觉更鲜明。

 

 

快时代,如何才能慢生活

 

面对后危机时代如何寻找心理的突破,面对压力与复杂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定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度至上的时代,成名要早,致富要快,快速入门,快速记忆,英语速成,爱情速配,冲冲冲,赶赶赶,内心仿佛总有一个声音驱使着人们卖力地工作,拼命地赚钱,辛苦地育儿,快餐果腹,行色匆匆。

 

    然而,我们的灵魂却往往跟不上身体的步伐,当大自然的野趣和闲情逸致离我们越来越远,当过劳死、抑郁症、亚健康开始笼罩职场阴魂不散,当急功近利的育儿方式开始剥夺宝贵的童年,当暴戾的情绪在整个社会迅速蔓延、一触即燃......诸多不正常的状况,让有识之士不得不反省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从而遵从内心的需求,投身于全球慢生活潮流。

 

    无论是慢生活艺术还是世界慢生活日都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股慢生活潮流的组成部分,而慢生活潮流的发源地正是意大利。

 

    1986年,意大利记者、美食评论家卡洛·佩特里尼被几十名学生坐在广场上大嚼汉堡的场景所震惊。当佩特里尼得知罗马著名的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附近要新开一家麦当劳时,为了捍卫意大利美食文化,唤醒人们遭快餐催眠的味觉,他发起了一场保护享受权利国际运动,组织人们聚集到西班牙广场端着盛有传统意大利面食的碗进行抗议,成功阻止了麦当劳的开张。随后,佩特里尼于1989年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正式倡导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美食,从此拉开了全球慢生活运动的帷幕。

 

    速度和效率是大工业时代的标志。美国发明家富兰克林的那句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曾作为大工业时代的座右铭,影响了整个世界。自大工业时代以来,对速度的崇拜让快文化占据了人们的潜意识和价值体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沦为时间的奴隶。

 

    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其中71.1%的人称,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是让他们着急上火的主要原因。

 

    然而,正如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所言:“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无休无止的快节奏生活给现代人带来丰厚物质回报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的焦虑、精神的疲惫和健康的每况愈下。许多人不得不停下来反省自己生活的意义,从而追求一种令身心更加谐和的慢生活

 

    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慢生活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吃有慢餐,行有慢游,读有慢读,写作有慢写,教育有慢育,恋爱有慢爱,设计有慢设计,锻炼有慢运动......无处不在地提醒人们放缓脚步,享受人生。正如缓慢运动网站所宣传的那样:慢生活并不是将每件事都拖得如蜗牛般缓慢,而是希望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它是一种平衡,该快则快、能慢则慢,尽量以音乐家所谓的正确的速度来生活。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八种慢生活方式:


1
、慢餐饮

 
城市的快节奏正以生产力的名义扭曲我们的生命和环境,我们要以慢慢吃为开始,放慢快节奏的生活。慢生活的第一要义就是慢餐饮,换言之,美妙慢之旅,由唇齿间开始。慢慢吃,这是慢一族最显著的行为主义。


所谓的慢餐运动是为了唤醒人们遭快餐催眠的味觉,提倡回归对食物及用餐环境品质的要求,主调不过是来,慢慢吃吧,没有太特别的事情要赶的。既然美妙的生活开始于缓慢的吃法,习惯了快速度的我们该怎样在平日里培养慢餐态度?比如适当调整一下生活习惯,提早20分钟起床准备早餐,至少为自己煎一个鸡蛋、调制一杯新鲜果汁。与自己约定12点准时去吃午餐,因为上午没做完的工作下午还可以继续做。

 

 

2、慢睡眠

 
睡眠好的人不是没有烦恼,只是他们懂得放弃,最起码要放弃一晚,等到明天再想。所以,在我们决定睡觉的那一刻,没有人可以打扰我们的美梦。慢生活的推崇者总能慢条斯理地入睡,一夜安眠,第二天醒来,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中,睡出了情趣,睡出了健康。

 



3
、慢工作

 
这代表了一种更为自由、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尽管还要为工作和业务拼搏,但可以把努力工作当作一件很愉快的事。很多自以为看起来很苦的事情慢下来欣赏,也是很美的。
也许有人会迷惑不解,工作怎么可以慢呢?现代化的工作节奏的确是的大敌,但是你可以用更自由、更开放、更弹性的工作方式来对待,让工作更有计划性,避免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让自己工作着,快乐着。

 



4
、慢读书

 
对于好书的兴趣,一如对于各色美味。善待自己的生命,也用心守候着自己灵魂的家园。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可以追求快,但阅读却是一件需要慢慢做的事情,而且越慢越好。对于追求优雅和舒适生活的慢一族,阅读指的是触动心灵,不是泛泛地看。

 



5
、慢运动

 
运动对于一般人而言,享受的是过程,而不是目的或者结果,我们运动的标准不是速度快了多少,也不是肌肉又增强了几分,我们的目的是使自己更健康、更快乐。对于平时疏于运动的都市人来说,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反而对自己的身体有害,而慢运动才能真正提高生活品质,带来健康。那种形式上的慢速度、慢动作,所带来的是内心本质加速度的放缓。柔韧、平衡、放松才是现代都市生活中最佳也是最快乐的运动方式。

 



6
、慢休闲

 
无论跑到哪一个城市,就如回到自己的家:黄昏走到街市买菜,在住处周遭闲逛,不带任何东西两手空空、潇洒走过。这样的旅游绝对比到达、拍照、话题这样的模式要痛快。休闲是什么?就是身体和灵魂放松,让平时劳碌的身体停歇,让紧张的神经彻底放松,让浮躁的心态沉淀下来。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够了,至于形式可以随心所欲。

 



7
、慢音乐

 
    
拒绝噪声,我要健康,我要我的慢音乐。喜欢慢生活的人通常喜欢听轻柔的音乐,慢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气质修养还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每每聆听那些高山流水一样的曲调,我们就能明显感觉到心灵在舒缓,所谓天籁之音,就包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慢力量。

 



8
、慢社交

 
职场如江湖,算计别人不如修炼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反而可以轻松打通人脉,以四两拨千斤。即使在职场上,主张慢社交的人也总是不温不火,不慌不忙。在他们眼里,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主张快社交的人往往主动出击,为自己假想了很多危机,时时处于备战状态准备扑火,而主张慢社交的人却总是坚信,练好内功是根本,因此他们不做小动作,只是本分地做最好的自己,与人为善。

 

著名作家、诸多文学奖获得者昆德拉认为,“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而又健康的关键,“慢生活状态应该是每周一小休、每月一中休、每年一大休。慢,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著名慢生活倡导者卡尔·霍诺认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


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中国在30多年中走过了别的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也承受着数百年被压缩了的焦虑?若果真如此,慢生活对于今天的中国人就更有了特别的意义。

 

最后,引用亨利·大卫·梭罗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发现自己难以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Simplify sim plify simplify(简朴,简朴,简朴)。

 

心不杂,生活自然简单平和

心不急,生活自然风平浪静

心不乱,生活自然井然有序

心不冷,生活自然温馨和谐

 

文转载自互联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