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下)
(2023-10-08 08:12:18)
标签:
品味人生宽容情感文化娱乐 |
因此,我们在此也把“传统文化”定位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三,何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精髓”被解释为“比喻精华”,所谓“精华”则被解释为“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书》光华,光辉。”从“精髓”本身的内涵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既是一个事实判断,也是一个价值判断,又是二者的结合,但价值判断归根到底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在价值及其生命力。因此,对于何为传统文化精髓的问题,我们既要看传统文化本身内容的内在张力,又要看其对现实生活与实践的影响而产生的当代价值。虽然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有时不可避免地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对待传统文化,但在学理上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方式宏论传统文化的精髓则显然不妥。众所周之,近现代以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激烈争论的焦点,也是当今社会文化沙龙中人们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同一个问题的讨论,最终却出现了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不同的选择结果。其中,文化虚无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其实质是一种在文化上以否定民族的文化传统、主张西化为价值取向的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则是一种文化自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辉煌”的文化,甚至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儒学文化的复兴上”。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究其根源,以上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态度都是因为没有准确、全面地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而导致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