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人情(上)

(2016-11-16 22:08:30)
标签:

收人情

生活

亲情

杂谈

分类: 人生随笔
                      (一)

   大伯的身后事都是哥哥在安排:包括叫人帮忙、道土念经、乐队,大小事物需要排场。

   哥哥很能干,善于做这些事。我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回去帮忙,心里过意不去。

     

   第二天中午,哥来电话,问我忙不忙?

 

  “哥,有什么事?”我心里有一种预感,哥叫我肯定有事。

 

  “人情都没有人收,阿香安排你收人情。”哥说。

 

   听说收人情,我感到意外。想到要住在乡下,又感到很为难,一边是生意,一边是亲情。不是我不帮忙,是放不下生意。过一会说:“哥,我有点忙,怕走不开。”

 

  “阿姆这里需要很多人手帮忙。你生意有多大,先放一放。”哥说话的口吻就像下命令似的。

 

   快到中秋节了,生意又忙起来。在我犹豫的时候,电话里响起阿香的声音:“小华,你来帮忙收人情,想来想去还是你最合适。”

 

  堂姐阿香发话,我推辞不掉,只好答应。

 

  下午三点钟,哥可能看我还没有到,又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来? 

 

 “哥,我现在还有事,晚点上去。”

 

 “你答应阿香了,就要做到。”

 

  “哥,我知道了。”我放下电话,看看外面的天空,这么热的天气,想到要带换洗衣服,要住二、三天时间,心里犯愁,生意怎么办?

 

 

                  (二)

   小时候,村庄里谁家做红事或白事的时候,收人情做帐目都是读过书有学问有威望的中年男人,能托付起主人的重任。我很羡慕人家端坐在桌子面前,笔记本摊开,手里拿着一支笔,神情凝重,认真记每笔帐目进出,好象做一件很重要的事。一笔笔钱记载乡亲们送来的人情,不管钱送多少,代表乡亲们一片心意。

 
   我想起鲁伯伯和王叔叔,一个在农村信用社工作过,一个在厂里做过会计。谁家做红、白事的时候都能看到他或他的身影。现在鲁伯伯七十多岁了,不能再做这份差事了;王叔叔早就搬到城市里住了。 

  

   农村里有点本事有点能干都跑到外地做生意或搬到城市里了,剩下的老的老、少的少。大伯的后事,需要很多人手帮忙。在城市里工作的,一个个电话打过去叫他们回来。有几个中年人,都没有读过几年书,不能担当起收人情这份重任。

 

    想起第一次收人情的经历,在堂侄子结婚那天,那场面闹哄哄,当客人一蜂而上,递上红包报名字的时候。我心里紧张又慌乱,笔下飞快地写,把他们的名字写的很潦草。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忆大伯
后一篇:收人情(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