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French Window

(2011-06-01 21:43:17)
标签:

杜尚

当代

森美术馆

法国

艺术

文化

分类: 文化和艺术
近来森美术馆的展览,包括杜尚的小便池。。。以及法国杜尚奖的入选作品。森美是商业得不能再商业的地方了,策划展都是“品牌当代艺术”,比如沾上杜尚的名。不知道杜尚他老人家看到自己成为品牌代言人,并且被瞻仰和膜拜是何感想。前有沙龙展,现在有杜尚奖,艺术史确是周而复始。展览本身可以说平平无奇,尽管广告上说这是法国当代艺术最前沿。当然,不是说人家法国杜尚奖就不前沿了,无非是到处都前沿了,谁也不比谁前到哪儿去。。。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森美的解说词,为每一个作品做的注解。对艺术家而言,方法都用滥了,已经从一种艺术史意识以及集体性变革转化为一种个人性的创作,也就是说做什么对艺术史来说都不新奇,只对个人产生新的意义。当然,对于还在集体性思维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大部队来说,还没有此种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再来看观众,如果说森美还需要煞费苦心的为每一件作品做上注解,则表明观众仍然是隔阂的,并且希望通过“理解”这种方式去观展。而注解可以说千篇一律,人人都在“使不可见为可见”,“化日常为非日常”,“解构历史”,也就这几招了。观展变成一种文字对应游戏。当天看到有一队穿和服的老太太也在看展览,确实是“化日常为非日常”。“六本木×杜尚奖×和服老太太队列”是本次观展的最大心得。
  我想起之前在台北当代美术馆,一个印度当代艺术展览,每个房间都有老师在为同学们讲解,当真让人不可思议。

cattai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