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组织这次研习会的始末

(2011-06-02 12:07:57)
标签:

绘本

当代

设计

日本

插画

文化

波隆那

视觉

分类: 插画与设计

    在最近一次回国短暂驻扎瓦兜家里时,看到了很多中国翻译出版的国外绘本,老的新的亚洲的欧洲的美洲的。不得不承认中国漠然引进的速度很快,而这种漠然的引进可以说贯穿了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在这些引进的作品中,都大力宣传获得XXX奖,被XXX推荐,而推荐文章往往又类似德育教育,“深刻剖析”此绘本的含义与所谓思想性,挖掘其“感人”之处。而中国人究竟是否真的懂得绘本之所以作为“绘”本呢?而另一方面,在国内绘本(或者说儿童图画书)的创作者中,先写好所谓的脚本,然后配上相应的图画,四处山寨一些风格,是一贯的做法。山寨风格的问题不说了,就说这种从脚本到配图的做法,就不能说是在创作绘本。简单地说,国内还没有从视觉上去理解一种视觉文化形式,用南辕北辙来形容也不为过。我想到之前看过的BOLOGNA原画展,完全可以把当代的绘本理解为一种视觉设计,这和国内的理解或许差距就太大了。对于搞创作的人来说,看原画作品是不可替代的方式,很可惜国内能看到原画的机会少,大家都是对着电脑屏幕搞创作,缺乏视觉感性的培养。中国的设计和日本这样设计立国的国家相比差距有多大,也无需多言。比如说中国还在解决当代建筑形态的问题的时候,日本的建筑师已经提出“脱设施”,“社区共同体”的概念。
  而国内很多搞绘本出版或者创作的人并未意识到这种差距,也有些人甚至拥有为数不少的fans,没关系,只要我们有这样平易近人的读者群,受到追捧也不算太难,再加上夸大甚至假造履历,生造出不少莫须有的受到国外同行承认的荣誉,中国的当代绘本,插画,甚至所谓漫画还是欣欣向荣的。不过我想,希望真正创作出好东西的人毕竟还是存在的吧……
  回到日本之后,和高崎聊到刚刚了解的中国绘本的情况,想到或许可以介绍一些日本绘本创作以及教育的情况给中国。我对绘本不敢说太了解,不过高崎一直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绘本,在她给我介绍了武藏野美的教授方法以及创作理念之后,更让我觉得和中国的思维方式大相径庭。于是,邀请她的同事贞弘一起策划这次活动。

 

    国内的情况从瓦兜那里大致都了解到,比如邀请某某大师讲座,或者某某权威机构策划某某免费沙龙,再者好像入选BOLOGNA也是个神圣保证。我同级的朋友屡次入选的也有,不过我确实不认为这样的作者能做好讲座,BOLOGNA的作者群以年轻人崭露头角的为多,可以说是成为绘本作者的起点,在中国快变成了终点。这些宣传因素放到一边,我和瓦兜的初衷也不在这里,因为瓦兜也是从事儿童图画书的制作,也去过所谓大师的讲座,其结果并没有能找到创作好的绘本的方法论。切实讲授一些新的方法论是我的初衷,也以此出发邀请了高崎和贞弘两位教授绘本课程的老师。
  独立策划可以说没有任何市场上的优势,借助XX机构的名义或许是一种保证,不过凭心而问,那些XX机构有多少做了切实的功夫。几个月前在北京进行当代抽象绘画调查的时候,对于这样的假大空见识够了。在798碰到昔日北大的恩师,被一群只能用乌合之众来形容的人簇拥,处处施放名义,在饭桌上我已经不知道如何对话。荣宝斋来做采访的女记者,忙不迭地宣称自己是做当代的,是啊,荣宝斋不赶紧宣称一下当代谁会联想得到……再有动辄宣称自己赶超了蒙德里安,或者李禹煥的中国艺术家。浮躁这样的社会病不知道被多少人批评和指出过,可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谁又能不浮躁?

 

附:当代国际绘本与插画专业研习会详情见:

http://huiben.dearteam.com 

http://www.douban.com/event/14124463/

 

cattai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