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口中山村原名“集贤保”,后因某位伟人的到来而改名为中山村,它是嵩口的一个行政村,面积八平方公里,东至月洲,西接月厥,南连道南,北毗嵩口至芦洋大桥,大樟溪直穿两岸,是嵩口最富黍繁华的所在。




垅口厝是嵩口境内单座规模最大的古厝,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180平方米,大樟溪徜徉其旁,溪湖村隔河相望,当地有歌谣唱到:“垅口大座厝,乌鸦飞不过”。古厝建于宋代,是围垅屋式民居。厝内廊深径曲,厝中有厝,大厅套小厅,大天井套小天井,造型奇特,别有天地。厝内处处可见外埕、内埕、厅堂、天井,房间数不胜数,但采光良好,给人宁静、舒适的感觉,没有丝毫的霓裳艳影,却有如处子静坐时的轻装淡抺。层次错落的马头墙半掩半映,粉墙青瓦,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勒出清晰的的轮廓。当你在别院前小憩时,扑面而来的是古厝特有的清凉,从木棂门窗向里探视,你会发现上门窗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飞禽、瑞兽,典雅别致,栩栩如生。厝内有一条鹤形巷道,活灵活现、弯弯曲曲,仙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长寿、吉祥之意,厝主人当年建这个巷道,就是希望鹤的寓意能让自己家业兴旺发达,为了让鹤活起来,厝主人还在过道的尽头修了一座垅口书斋,说来也怪,嵩口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不少人都是从垅口书斋走出的,兴许真是这个鹤形巷道带来的吧。











一大片古厝错落地分布在曲折有致的巷道间,如黛的青瓦就像龙的鳞片,片片相连,鳞次栉比,清晰而又苍茫,宁静而又躁动,阳光在瓦片上抚过,在飞檐上滑落,浓浓的古意就这样清晰地荡漾开来,与峰峦、田畴、古树、小溪一起组成充满诗意的美丽画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