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条虚构的鱼
一条虚构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362
  • 关注人气:1,0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2024-07-10 09:25:53)
标签:

乔托

波提切利

达芬奇

拉斐尔

鲁本斯

开篇讲过,此次到德国主要为看展,打景是顺带。打景悠悠闲闲得过且过,看展胼手胝足聚精会神。

1017号,阴天,气温1~11度。时差倒过两天,启动看展模式。本应乘两站地铁再转有轨电车,半小时内抵达慕尼黑艺术区,却不知为何电车迟迟不见踪影。望着寒风中的弯弯曲曲的空寂轨道,我开始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一位路过的交警支招:最好的办法是坐U4倒回你刚才的起点,再转U2,下车步行十几分钟即可。

啊,你是说严谨的德国交通也有脱班的时候?

自然!经常有!他发动摩托,浑身上下都是轰轰隆隆的惊叹号。

存在感较低的慕尼黑艺术区最吸引我的,是久闻其名的“老绘画陈列馆”。19世纪初,年轻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西一世,热衷于收藏艺术品。他偏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搜集了包括乔托、安杰利柯、基尔兰达约、佩鲁吉诺、拉斐尔、波提切利在内的近百幅作品。宗教改革后,巴伐利亚许多被废除的修道院祭坛画,也顺理成章地被皇家拥有。受益匪浅的国王觉得有必要让公众分享满盈的喜悦,遂责令在慕尼黑北郊建座美术馆,将分散在不同宫殿的珍品集中起来,面向百姓。

1826年,展馆选定在拉斐尔诞生纪念日奠基。十年后,拥有德国最丰富古代绘画收藏的“老绘画陈列馆”竣工。这座世界第一的“纯粹画廊”,与常见的城堡式展馆外形截然不同,顶部天窗和北侧幕墙的采光理念,也与传统博物馆大相径庭。

看展过瘾,还得现场。“老绘画馆”我前后来过两回,一回全面浏览,二回心水品味。版面有限,手机拍摄品相不高,这里能为你献上的,是名副其实沧海一粟。

上午10:30,看客不多,暖气很足,把大衣和背包存起,带只手机轻装上阵。渴了拐角有直饮水,饿了夹层有快餐厅。

   德国展馆向来傲慢,有英文讲解器已经不错,就别奢望还有中文翻译了,所以如果事先没做功课就进场,腾云驾雾逍遥游一点不奇怪。话说回来,那也没什么不好的不是吗,各位开心就行。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略过罗丹的雕塑,径直上了二楼,先观赏从中世纪到18世纪的画作。在丝绸织就的红绿两色软包墙房间里,展品依地区和年代分类,画作按大小和重要陈设。意大利展馆的藏品从乔托《最后的晚餐》开始,然后是安杰利科的《埋葬基督》,菲利浦的《受胎告之》,菲利皮诺的《三位一体祭坛画》,基尔兰达约的《圣母子和圣徒》,拉斐尔的《神圣家族》,弗朗西亚的《圣母子与天使》,帕尔米贾尼诺的《圣母子与圣安东尼》,布龙齐诺的《慈悲圣母》。还有青年达芬奇的首幅木板油画《康乃馨圣母》、经历过虚荣篝火后的波提切利虔诚地《哀悼基督》,以及阿尔钦博多将四季蔬果组成的奇妙肖像、卡纳莱托以准确技法还原的圣马可广场。

   嗯,它们都是我神交多年的老友,今天得以一见,自然喜上眉梢。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中央大厅有精美的荷兰早期绘画,及16 世纪的佛兰德斯大师作品,包括汉斯.梅姆林的《耶稣诞生》、罗吉尔·维登的《三王来朝》、老勃鲁盖尔的《海港与基督宝》、雅各布·约丹斯的《萨提尔在农民家做客》。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这里的鲁本斯专馆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永久展厅,72 幅鲁本斯巨型画作可谓铺天盖地脂肪飞扬,包括《阿玛戎之战》、《被诅咒的人坠入地狱》、《最后的审判》、《第一任妻子伊莎贝拉》、《第二任妻子海伦娜》。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鲁氏招牌画《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囊括了巴洛克艺术的全部特征,具提香的色彩、卡拉瓦乔的张力、米开朗基罗的肌肉,且磅礴肥肉如影随形、金红基调无孔不入,让观者除了热血沸腾,只剩激情澎湃。

   然而,鲁氏作品到底哪幅真正是他自己从头到尾亲手完成的?业界争议从未停止。这种让人为难的局面缘于老鲁一生太过顺泰,长期为欧洲各国皇室垂青,订单接到脚粑手软心发慌。银子要挣,口碑得留,工期不误,哪能办?机灵的鲁大师灵机一动,让徒儿们组成一支各尽所长的队伍,不舍昼夜,流水作业。所以你懂的,鲁本斯的画现在顶多只能断定:哪些是由他亲自起的稿,哪些是由他亲自签的名。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当然,情商一流的鲁老师从不拒绝跟佛兰德斯低地的其他画家合作,《花环中的圣母》就是一例。

   膀大腰圆的圣母子和肉脸胖腿的天使,由老鲁操刀;争奇斗妍的玫瑰花和错综复杂的植物,是北方著名花卉画家杨.博鲁盖尔的杰作。
去年慕尼黑:首去老绘画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