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地铁绿线除自动售票机增加了中文提示外,和从前没啥区别,它仍然破破旧旧,像老人爬坡般走一步、停两步,差不多要上气不接下气的摇晃50分钟,才能进入市区。
据说波士顿的建筑商不管造什么规格的楼盘,都得拿出百分之十给贫困人群居住。如果不想在豪宅看到叫花,就得缴纳相应数目的银子请政府为穷人建房。当然,聪明的狐狸逃不过猎人的狡猾,把自己的住宅高价出租,转头问政府申请廉价公寓的人不在少数。
“基督教科学派“的总部设在波市。气质不俗的办公楼、图书馆、休闲中心,占了老大一片黄金地段。因格格巫前几年差点踏进这冷门学派的门槛,我今天怀着丝丝好奇,前来探个究竟。
据资料介绍,“科学派“创立于1879年,属于新教中的边缘学派,在米国有2000多个分会和团体。只要在16个教友中,有4名母会成员和1名医师,即可成立分会;从医3年以上的医师学习完理事会安排的课程,便可成为教师。教会成员多为中上层中产阶级妇女,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他们平日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圣经》及《科学与健康》,周末汇报一下身心疗愈的进展,不纪念圣诞节复活节及其它圣事。
这个学派的创建者认为:既然上帝是绝对的善与完美,那么罪恶、疾病和死亡都不是真实的。耶稣有治愈疑难杂症的能力,是因为他有足够的领悟能力。所以,物质世界的虚幻"错误",可以靠更高层次的灵修来解决。根据这个教义,她认为,任何疾病都可以通过领悟上帝、基督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治而愈。
有趣的东西都有点怪异,因为“正常“限制了你的想象。
波士顿公园差不多有四百岁了,是米国最古老的城市公园。十七世纪,这片绿地是放养牛羊的牧场;十八世纪,人们因粮食短缺在此暴动;二十世纪,10万人聚集在此抗议越战;二十一世纪,反川普游行在此举行。
这座公园留给我的印象,是老早前某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幽蓝的湖水里游着白生生的天鹅,碧翠的草坪上躺满白花花的男女。
晚上去波士顿交响大厅听巴赫。此厅以毁于二战的莱比锡音乐厅为原型建造,是最早运用科学的声学原理设计的演出厅。16尊希腊和罗马的塑像复制品面向舞台,依次排列在狭长的左右侧墙,以印证波士顿“美洲雅典”之称号;舞台墙面向内倾斜,使声音集中;侧面包厢进深很浅,避免消声;枫木地板和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古董皮椅,都是它能与维也纳金色大厅比肩的资本。
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弦乐器演奏远近闻名,指挥家谢尔盖·库塞维兹基的入驻及在此担任了29年音乐总监的小泽征尔,使乐团声名雀起,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是他们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在我发文的前几天,波士顿交响乐团在这里为刚刚去世的小泽征尔举办了纪念音乐会,用优美诗意的”G弦上的咏叹调“,向大师致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