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2021-11-17 20:16:25)
标签:

克里姆特

维也纳分离派

席勒

表现主义

德梅尔糕点店

杂谈

    立奥波德博物馆由鲁道夫•立奥波德夫妻创建办,拥有私人珍藏的奥地利现代艺术品超过5000件,这些藏品展示了从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到表现主义的逐步转变,从2001年面向大众至今,已成为维也纳博物馆区参访率最高的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最大的特色,是拥有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克里姆特和席勒最完整的画作。先说长者克里姆特。

1862年,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诞生于维也纳。他自幼展现出超常的艺术天分,只是家境贫寒生活艰难,无法入学深造。1876年,十四岁的克里姆特获得一笔工艺美术学校的奖学金,开始接受长时间的基础绘画训练。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1880年,他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创作了大型壁画“寓意与象征”。这组作品以镶嵌金箔的人物形象和装饰繁复的彩色纹样制作,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堂皇夺目,获得皇帝授予的黄金勋章。克里姆特从此展开了自己的职业绘画生涯。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1897年,老克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主张造型简洁和直线装饰,把艺术从传统规范的学院派中分离出来;提倡艺术与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给年轻的非传统创作者提供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

    虽然这个画派声明没有任何宣言,也不特别鼓励任何显著的风格,但创办者本人的画作却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克老师用毫无掩饰的无衣人体和潮红脸庞,公然表达对情欲和生死轮回的沉迷,招致骂声一片。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1907年是克里姆特的“金色时期”,也是他的创作巅峰期。那些非对称构图、波西米亚造型、拜占庭基调、神秘主义闷骚,让画面弥漫着强烈的个性气质,既有象征主义的哲理性,又具东方艺术的装饰感;由羽毛、金属、玻璃、宝石组成的绚烂碎片,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克自此名扬四海。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除了人物,克里姆特还擅长运用若隐若现的曲线变化和明亮色块构成的图案去表现风景,他总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小心仔细地下笔,并长时间持续作画,最后,以严谨的造型和浓厚的色彩,把装饰与写实,抽象与具象,压抑和欲望,悲壮与感伤,整合得天衣无缝。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在克里姆特的卧室,可以看到他收藏的维也纳传统手工艺品和家具。画风辉煌的克老师日常生活追求极简,尽量不参与咖啡社交或与其他艺术家的互动,在家通常穿露趾凉鞋与空心长袍,搞得像个隐修士。尽管他的性生活十分活跃。他自认:我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画的画家。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再说席勒。埃贡•席勒生来瘦弱,少言寡语,不爱读书,唯喜画画。1906年,十六岁的席勒考入维也纳当代艺术学院,成为这个学校有史以来招收的最年轻学生。有记录显示:1907年,希特勒曾被这家学校拒收。因此有人八卦,也许席勒和那家伙彼此认识。

    其实1907年,小勒确实遇到了对他此生影响最大的人,对,那就是克里姆特。他开始接受这位分离派大师的指导,并在十九岁那年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展。虽然他和克老师年龄相差30岁,但彼此惺惺相惜,始终保持着师生加知己的友好关系。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二十岁的时候,席勒就达到了个人绘画风格的成熟期,下笔轻松自信,构图简单明了,用色热情澎湃,线条紊乱激荡,姿态扭动不安。

    他的御用模特是十七岁的瓦莉。这位迷人的小主也曾是克里姆特的模特儿和情人,是那个时代激励艺术家灵感的鲜嫩缪斯。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瓦莉同居四年后,席勒因现实原因,决定迎娶一位出生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姐,婚后第三天,他就应征入伍。被无情渣掉的平民女子瓦莉,抱着与情人重逢于战场的梦想,义无反顾奔赴前线,洗尽铅华做起白衣天使。结局是,小勒因才华出众,并未上过一天前线,而瓦莉在照顾伤员时感染猩红热,魂断他乡。

眼泪、声讨、嫉妒、忏悔、不舍的拥抱,无一脱漏,通通被画家呈现在令人动容的《死神与少女》中。整个画面被不知有始、亦不必有终的纠结线条和决绝色块裹住,完全无法找到出路。

每个时代都有其艺术,每种艺术都有其自由。克里姆特的吻是对X爱不再受习俗约束的赞美,席勒的拥抱使古板的维也纳人灵魂震颤,他们的作品最能代表20世纪初的创造力和自由放纵,既是对旧时代的摈弃,也是对人类无意识的追求和探索。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今天虽是我第一次得见席勒原作,但其实对他的色彩着迷已久,甚至曾经大胆舞动板刷,把他笔下的纽伦巴赫小镇,临至画室的玻璃窗上。

    小勒的风景以压抑的黑色和凝重的褐色为主调,有时红蓝相间,匪夷所思;有时红绿混合,极度不安。也许,在这位不受社会规范和时代约束的艺术家眼中,宁静的克鲁姆洛夫是神秘躁动的,美丽的树木花卉是痛苦衰败的。毕竟谁又能否认,这些脱离现实的画面,不是画家一生宿命的预言呢?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差不多就在我注视这幅《席勒自画像》的103年前,1918年的秋天,袭击整个欧洲的西班牙流感,在半年内夺去了几千万人的生命,克林姆特、席勒身怀六甲的妻子,先后在这场灾难中命。一生都在凝视死亡的席勒,也没能逃过这一劫,在风华正茂的28岁离开了人世。

也许判断艺术价值的高或低、艺术观念的正与邪,需要经历时间洗礼和文明进步。小勒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创作的3000多幅画作,被当时的大多数人认定为色垃圾,在现代人看来却具有耀眼的能量,赞美它们突破了时代的牢笼,用独特的方式对死亡和性作出了诠释,是“表现极致绚烂下的物哀与孤独”的代表作。

    席勒曾说:作为艺术家,我有责任捍卫艺术的自由。如果你不能以你的成就与艺术满足所有人,那么,就满足少数人吧。所有那些你觉得污秽淫乱的,只是你无法正视的恐惧与孤独。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博物馆的休息室有一面占去大半墙壁的玻璃窗,走到长窗一角,你可以越过这座城市的红色屋顶,眺望不远处波光闪动的多瑙河。
    维也纳是智慧的温床,多瑙河是灵感的源泉,这里哺育了一些最为聪明的思想家,和一些最为杰出的艺术家,直到今日,仍魅力不减,圈粉无数。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1854年,哈布斯堡的新皇帝娶了巴伐利亚王室的茜茜公主,整个欧洲翘首以望。但狂野美丽又自恋的茜茜对皇宫的拘束和沉闷生活难以忍受,皇帝为责任和君主制而活,皇后却要为自己而活,她迷恋健身和节食,不仅塑造了自己苗条的身材,还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形态,成为帝王只想观看不敢触碰的女人,成为奥地利人永远传颂的神话。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以上闲篇,原是为这家据说是茜茜最爱的甜品屋扯的铺垫。装饰优雅服务到位的德梅尔点心店,建在霍夫堡宫正对面,曾是奥地利皇室的御用糕点铺。经过两百年的岁月洗礼,这里的甜品修成正果,成为维也纳文化与历史产业的一部分。
    逛完博物馆顺路至此,品一杯当地的醇香咖啡,尝一块征服了茜茜的经典蛋糕(鬼才信一个腰围长年保持在51厘米的女人,敢吃热量这么高的东西),还是感觉嘿巴适。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维也纳:立奥波德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