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澎湃湖奥古斯塔港西瓜大道麦克唐纳尔湖澳洲一号国道 |
上午到北大街租了车,想去看粉糊。知道现在不是它的观赏期,晴朗干燥的夏季刚过,本来就浅的湖水,可能已在烈日下蒸发至干涸,大伙还是一致认为:来都来了,即使“去了也白去”,仍然不如“不去白不去”。
“澎湃湖”距离阿德莱德130公里,就在A1国道边上,在土著语中意为“雨水之湖”,是一片靠承接雨水而形成的天然盐沼湖,深不过四寸。每年五至十二月,水量最丰沛,养分最新鲜,雨过天晴,阳光照耀,水中微生物与盐分化学反应后生成的胡萝卜素,按盐量的多少而呈粉红、桃红、紫红,无边妩媚。
现在刚进三月,毫无悬念,呈现眼前的,只是一张银白色的结晶河床。
据记载:十九世纪末,这片盐矿的开采潜力得到认可,附近洛希尔镇居民的生存几乎完全依赖于盐的收获。他们会在夏季的几个月里从湖床上采集湖盐,运输到阿德莱德港出售。
干涸的盐田仍然保留着优雅的皮粉色,在上面行走的感觉很奇妙,既像踏在一触即溃的薄冰上,又像踩在撒满碎石的沙滩上,忽而柔软圆润,忽而有棱有角。
沿一号公路一直向西,道路不宽,路况很好,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塔克拉马干大沙漠那样,人家有树有草有绵羊,只是树少点,草硬点,羊脏点,倒颇具川西坝子风貌。
太阳下山之前抵达奥古斯塔港。这座港口小镇地处连接西澳和北领地的十字路口,安静漂亮。在大家拥入心仪的土澳超市补充零食和水果时,有人提议不如今天就在此地落脚。想想也是:我们已经进入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缤客和携程上都很难查到更多的住宿信息,可能要开几百公里才到达下一个城镇,更可能过了这个村再无下个店,长路遥遥,长夜漫漫,总不能不洗澡不更衣睡车上吧。
汽车旅馆还算整洁,老板每屋发一篮食品:一盒牛奶、一袋免煮麦片、一盒橙汁、两片土司、小包果酱、小块黄油。这就是明天的早餐?原来“含早餐”的意思是这样?大家打趣订房者:果然价廉物美,明天再接再厉哈!
第二天继续向西,双向二车道两边的景色渐渐荒凉,待进入南澳和西澳之间的纳拉伯平原之后,几乎看不见树木,广袤的旱地上,除了硬邦邦的骆驼草、沙丘间升起的柱状旋风,啥子都没得。没得加油站,没得服务点,甚至没得人类活动的迹象。昨天在奥古斯塔有见过澳洲旅游局提醒自驾者“要留意袋鼠、鸸鹋、澳洲野狗和楔尾鹰”的告示牌,满以为今天会收获一路惊喜,现在却连兔子都没瞄到一只。
鱼有点悲愤:鸸鹋没有也罢了,哪怕跳出只袋鼠冲咱踢腿挥拳蹲个马步也好呀!
蓝天无际,白云无语。
下午四点半到了“西瓜大道”。各位请注意,竖版照片是百度下载的。左边绿色湖泊是瓜皮,右边红色湖泊是瓜瓤。这是理想状态的麦克唐纳尔湖。
可以忽略的横版,是鱼拍的:瓜皮衰败,瓜瓤枯萎,不绿不红,不阴不阳,分明是去年夏天剩下的陈货。
“瓜皮”里的水位虽然退缩下降,靠近岸边的地方已经水落石出,但好孬还是有水可赏,且盈盈荡漾,脉脉冰蓝。
浩淼的湖水是神秘的,神秘的东西总会让你看了又看。
“瓜瓤”和所有同类盐湖一样,富含嗜盐藻类,藻类体中的β胡萝卜素是湖水呈现粉红的主要原因。
基本干涸的麦克唐纳尔湖面,有涓涓细流缓缓渗出,它们不慌不忙地朝着河床的裂隙汇聚,在渐渐扩大的裂缝末端形成一扇九曲镜面,这镜面正支撑起颤抖的身体,竭力去点燃愈加黯淡的反光,仿佛要不遗余力向孤寂的苍穹,唱颂半首破碎的残诗。
鱼沿着这些比梦更虚无缥缈的细流走来走去,希望它们的粉紫,会随着云层涣散与夕阳西沉,有所改变。吊诡的是,今天跑了六百多公里,天爷本来一直都喜笑颜开的,偏偏到了西瓜湖畔,陡然变得无精打采,满脸沮丧,像是要立即为这片涸竭之湖,洒下几滴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