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磐石圣彼得


标签:
阿西西城简史使徒彼得 |
意大利供奉圣彼得的大教堂不计其数,不仅因他位于耶稣十二门徒之首,更因他与这个国家的渊源够深。
先是,为使他向一位虔诚的意大利人传教,天父几次呈现神迹,敦促彼得打破犹太人只能吃反刍裂蹄陆生动物的严苛限制,改变传统饮食习俗,使神之救恩不分国度种族,普及万民。后来,彼得成为罗马教廷的首任教皇,并殉道于罗马,现在的梵蒂冈大教堂,就是在他的墓地原址上修建的。
福音书中关于彼得的生平记载远超过其他任何门徒。他原是加利利湖边的一位普通渔民,耶稣对热情直爽的彼得非常欣赏,称他为”磐石“,希望在这块牢固之石上建立自己的教会。在耶稣的呼召下,彼得抛弃所有,跟从基督。此后,他亲历了耶稣传教三年中的所有大事件,并最先认定耶稣是救世主。
从杜乔描绘的彼得生平组画中,不难透过这些平铺直叙的线条与富丽堂皇的色彩,窥见基督处乱不惊的淡定和使徒们一言难尽的真实表情。那位总站在耶稣身旁的白发白髯壮汉,便是彼得。
据《使徒行传》记载,公元42年,“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监里,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个人,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兵丁当中,看守的人也在门外看守。忽然有主的使者站在旁边,屋里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说:快快起来。那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天使对他说:束上带子,穿上鞋。他就那样作。天使又说:披上外衣跟着我来。彼得就出来跟着他,不知道天使所作是真的,只当见了异象。过了第一层第二层监牢,就来到临街的铁门,那门自己开了。他们出来,走过一条街,天使便离开他去了。”
在拉斐尔的湿壁画《解救圣彼得》中,借漆黑监狱里散发着耀眼光芒的红衣天使之名,称颂基督的神性圣爱,给画面罩上了一层瑰丽奇幻的气氛。
出狱后,彼得离开耶路撒冷,去到罗马建立教会,热切传扬基督的美德,约有25年之久,新约圣经中的“彼得前书“与”“彼得后书”,就是在这个时期所写。他在信中指示基督徒们在即将到来的残酷风暴下如何避免与政府发生直接冲突,鼓励大家要效法主的榜样,为义忍受痛苦,在患难中友爱相守。
公元67年左右,彼得在罗马与保罗同时被捕。殉道时,他自认不配与耶稣受同样的刑罚,要求刽子手将他头朝下,倒钉在十字架上。
前面说过,罗马教廷喜欢把最值得尊敬的基督教烈士追任为圣人,如果这圣人为某座城市带来福音或在某座城市殉道的话,又会被相关城市尊为该城的“主保圣人”。彼得升天后,顺理成章地成了罗马的主保圣人,他在天堂的职责就是不厌其烦在圣母和耶稣面前唠叨,为罗马人的悲苦愁烦及三灾两病说情请愿。
为什么在同一幅艺术作品中,彼得与保罗常常相亲相爱出双成对呢?也许因为他们是同一时期在同一座城市殉教,死后又同时成为罗马城的守护圣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