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年,一批定居在拿坡里的佛罗伦萨商人及工匠,在这里的中心广场上建了一座专门用于敬拜圣安娜的天主教堂。这座曾辉煌一时的建筑在二战中遭盟军轰炸,损毁严重,内部装饰及许多珍贵的艺术品,仍在修复之中。
安娜之名在《圣经》中没被明确提及过,仅在基督降生后几个世纪的《雅各原始福音》中,记载她是圣母马利亚的母亲。我只能从陆陆续续看到的壁画和一些中世纪木板画中,从洛伦泽蒂、杰兰达约、马萨乔、巴蒂斯泰洛等大师的笔下,还原出这个故事的大致轮廓。
拿撒勒的女子安娜当时已不年轻,尚未嫁人。某夜梦见天使向她宣告将有一女。不久后便在耶路撒冷的金门遇见未来丈夫约雅敬,并与他拥抱亲吻。
之后,安娜高龄生女,如获至宝。约雅敬是位乐善好施的义人,他和安娜一起悉心养育女儿马利亚,使她自幼熟读圣经,勤做弥撒。
马利亚成人后被上帝选中,童贞受孕,生下耶稣……
新耶稣教堂是拿坡里最另类的文艺复兴早期建筑。无论是镶满金字塔状的黑色火山石的外墙,还是由当地巴洛克艺术家装饰的内殿,都非常引人注目。
大殿内,一男子在祭坛右边反复练习礼拜日的弥撒曲,管风琴浑厚庄严的旋律充盈整个空间,现世的一切如潮退去,基督的一生如画展现。
马槽里诞生、圣殿受割礼、木匠家长大、加利利海呼召门徒、八福山顶布道、进入耶路撒冷、让瞎子开眼死人复活、被捕受审遭鞭笞、受难后复活升天。
那不勒斯艺术受西班牙影响较大,习惯不按常理出牌。这尊耶稣受难像形体已算夸张,另一组巴洛克晚期群雕更震撼,人物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超戏剧化,像是3D打印的卡拉瓦乔:圣母已然昏厥瘫倒,抹大拿的马利亚放声痛哭,圣约翰失魂落魄……处于这浮夸喧嚣包围圈中的耶稣,满脸漠然地躺在一块冰凉的门板上,早已超然物外。
这尊排了一小时长队才看到的《被遮盖的耶稣》,用沉重的大理石织成薄纱,蒙住基督受难后的面容。作者似乎希望人们能在这片耐人寻味的神秘暗黑中停下脚步,席地而坐,等微风吹熄所有的蜡烛,耶稣掀开面纱,悠然起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