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条虚构的鱼
一条虚构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362
  • 关注人气:1,0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你去法中(1)

(2017-04-17 07:20:25)
标签:

勃艮第大区

韦兹莱修道院

玛德莱娜大教堂

法餐与法棍

         离开巴黎往温暖的中东部去,进入勃艮第大区,这里是法国最肥沃、最丰富的葡萄产区之一。我不懂酒,对游荡在广袤草场上稀稀拉拉的牛羊马匹更感兴趣。生长在这样的地方,水草丰茂气候温和,想吃便吃想睡就睡,也不枉畜牲一世。
        不知法国的森林覆盖率是多少,总之一路走来,满眼都是绿色。车辆在各种树木交织成的通道间行驶,也不枉奔波一场。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韦兹莱山丘位于勃艮第大区的约讷省,在天主教历史上曾与耶路撒冷其名,拥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地位。欧洲的基督徒每年经法国前往西班牙宗教圣地德孔波斯特拉城朝圣时都要经过此地,大批信徒的汇聚使韦兹莱的经济在十二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今天,小巷里褪色的百页窗,门廊上枯萎的紫薇藤,石墙上驳落的老泥灰,都在轻叹繁华不再。村口那只萌绒绒的白公鸡,当然与当年的盛况无干,与香酥炸鸡也无干。你说与我们的鸡年?那更是八杆子打不着。嗯,可能与高卢雄鸡勉强扯得上关系。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小街小巷里藏着许多艺术品商店,不仅是绘画,还有服装和手工艺品。艺术家的小院子里,那些角落里的树根盘藤,那些看似不经意放置的瓶瓶罐罐,都好美。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1037年是狂热的圣物崇拜时期,韦兹莱山岗上的一座普通的隐修院,因为安放了玛丽亚.玛德莱娜的遗骨而一夜扬名。当时的法国圣路易王是玛德莱娜的忠实信徒,曾四次屈尊到韦兹莱山拜谒圣物,促使该隐修院不断扩建,逐渐成为圣玛德莱娜大教堂。
       那么这位让骄傲的君主臣服于地的玛丽亚.玛德莱娜是何方神圣呢?一些学者把这位圣经中的重要女性解读为被耶稣救助并赦免的那个妓女,中文圣经称她为抹大拉的玛丽亚;另一些信徒却依据后来发现的福音书,认定她是耶稣最爱的门徒和伴侣,并与耶稣育有一个叫萨拉的女儿。
       无论如何,据新约圣经记载,抹大拉的玛丽亚即玛丽亚.玛德莱娜,是一直追随耶稣左右的忠实教徒,曾目睹基督从钉死到下葬的全过程。也正是她,第一个见证了耶稣的复活。在许多宗教名画中,她就是那位或跪在耶稣脚边、或亲吻耶稣右手、或伴陪圣母一侧的金发美女。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虽然自1279年圣玛德莱娜的遗骸从韦兹莱山转移后,前来朝圣的教徒日趋减少,加上后来的战争重创,致使大教堂完全衰败,但眼前巍然耸立的残体仍不愧为十二世纪法国的罗马建筑杰作。
       正门的三角楣是大教堂现存的精华部分,三扇雕刻精美的大门通往中殿,哥特式塔楼与罗马式回廊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午后的阳光透过没有玻璃的拱窗投射到石墙上、石地上,让人着迷。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玛德莱娜大教堂的衰败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是:1217年,敬奉罗马天主教的法国圣人方济各,派遣其门下的六位修士在离大教堂不远处,修建了法国第一座方济会修道院,抢了人家教堂的风头。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这所修道院显然也没能逃过岁月的蹂躏。幸而正门的圆雕和浮雕,风韵犹存;修复后的大殿内,环环相扣的廊柱通道和冠冕堂皇的窄长高窗,依然很牛。
        法国是哥特式建筑的诞生地,韦兹莱修道院曾对法国的初期哥特式建筑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精致的橄榄形祭坛和新颖的双层券拱边墙,是罗马建筑艺术向哥特式造型过渡的代表作。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最钟意的部分是地下祷告室。温暖的色彩,柔和的光线,粗砺的石拱,适合布衣赤脚少言寡语的苦修者沉思黙想。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最后忍不住要吐槽一下法国中部的餐点。旅行途中的我比较偏重早餐,习惯在丰足的进餐过程中聊天、看书、规划当天行程。一般来说,吃完早餐已经上午十点过,所以至少要下午三点后才有再次进餐的愿望。而这边的午餐结束时间是下午两点,两点之后只售饮料,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肯再多卖一份正餐。他们不是不缺钱,是更在意规矩,规矩一旦定下,就同宪法一般难以更改。也许你会说:不要紧,忍耐一下,到五点多六点吃晚餐好了,可是人家晚餐要七点半八点才供应哩。你问为什么?我哪里晓得,话说他们的太阳也要到晚上八点之后才下山哩。只不明白为什么在这里连全天候的麦当劳都要午休,为什么连披萨店都会不厌其烦两点打烊八点再开。
       今天在韦兹莱村,就因为被一个老画家拉着多比划了两下,回到广场餐厅,两点过了五分,老板娘就说对不起,我们的午餐close了,现在开始只卖酒水。她家的猫听闻此言,幸灾乐祸跳上椅子,笑得满脸只剩嘴。可恶!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只好去食品店买面包。法国面包自然是法棍当道,我不反感法棍,细嚼慢咽时感觉还蛮香的,可这只是指刚出炉不久的新鲜法棍,如果放置半天以上,那玩意儿会跟茅房里的石头一样臭硬。嚼一顿无所谓,两顿也还凑合,如果让你一天三顿啃石头,啃上一周试试,整个牙床不比它还松软才怪。知道你要说:就不会买点别的面包吗?我试过多次,只是形状不同而已,本质完全一样,咸酸干硬,可追认为法角、法方、法球等等。
       不然吃蛋糕好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美食之都的点心做得如此草率省略,个个长得像咱中国乡村办满月酒的标花馒头,大红翠绿,煞是喜庆。口感也呆傻憨实,除了甜,只有甜,绝对甜死人不偿命。嘿,你别说,平日里百般挑剔的法国人对此不仅毫无怨言,还经常排起长队抢购,害得馋嘴的我上了好几次当。
        结论是:饭要按时吃,法点靠不住。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带你去法中(1)


         背景音乐用了德彪西的梦幻曲,他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十九世纪的欧美音乐产生过深远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