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走火入魔,一门心思要学画画。
对我这种幼年没上过美术班,成年后也没系统读过美学史的人,为什么突然想学画画呢?别问,我也不知道。
依稀记得童年时各科课本的每处空白无一幸免,全是我乱涂的美女头,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全是原创。
也许,潜意识里,是想圆一个什么梦吧?

我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男子,热爱毕加索。
临摹第一张油画风景时,与他的一段对话,至今记忆犹新。
老师:你临的这张画哪来的?
我:书城买的。画室的书除了梵高就是莫奈,我更喜欢古典写实的。
老师:那也不至于选潘鸿海呀。
我:为什么?江南水乡多美,色彩也漂亮。
老师:他的画可能是比较受市场青睐,可是品味就比较低。
我:是因为他画卖得好,所以你才有如此评价吗?
老师:也不是。有很多成果瞩目同时品味也不错的。
我:请教一下,何以评判一张画的品味高低呢?
老师:这个很复杂,对你这样零基础的学员,我一句两句也讲不清。比如,同样是画美女,陈逸飞的技巧和内涵就雅,而潘鸿海的意境和色调都太迎合市场审美,媚俗。

本人所临潘鸿海油画
我:简明直白,通俗易懂不好吗?我就偏爱亮丽简单的原色或间色,不喜欢灰暗低沉的复色。梵高和高更不都喜欢明快的颜色吗?谁敢说他们品味低呢?
老师:那他们是玩雅致的玩得不爱玩了才敢这样,你初学者就该多练习用灰调子才对。
我:正因为我是初学者,对色彩复杂、笔触不明的才不知如何下手嘛。
老师:耐人寻味的气韵肯定更高级。你们四川的何多苓知道吗?
我:听说过。
老师:喜欢他的画吗?
我:喜欢以前的,现在的看不懂。那些飘浮在空中的老气横秋的大胖婴儿不知是想表达什么。
老师:你不是只会欣赏“春风已经苏醒”之类的吧?太老土了!改变就是进步知道吗?多看些三维绘画作品和现实主义的东西,看多了就有感觉了,你会发现一些令人兴奋不已的元素。
我:我比较喜欢达利和蒙克那种将抽象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可是某些所谓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东西实在很难理解,就像皇帝的新装,你还不好意思说不懂。
老师:那你喜欢我的画吗?
我:不敢说,没看懂。
老师:我晕!
我:如果你的目的是:看不懂,就成了。那么你成了!可以拿去莫干山路售卖。





莫干山路涂鸦
老师:艺术品和商品并无严格的区分吧?我虽卖画,可我在画的时候也是用了感情的,艺术家也要吃饭呀,你一定是太有钱了才说这样的话。
我:我以为真正的艺术品是用来收藏的,而不是开个店辅当街叫卖。一个艺术家脸红筋涨地和顾客讨价还价是不是有点不忍目赌?不过,商品和艺术品的概念我的确有点含混。老师别急,请你吃颗巧克力。
老师:不爱吃。苦兮兮的有什么好。
我:这世上居然有人不爱巧克力?
老师:大惊小怪,我还讨厌喝咖啡哩,跟中药一样。
我:(痛心疾首)唉老师,你品味太低了!
老师:(大笑)报应来得还真快!


杭州咖啡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