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条虚构的鱼
一条虚构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166
  • 关注人气:1,0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记事

(2013-09-18 17:44:06)
标签:

游记

灵山

开宝寺塔

大相国寺

开封

     河南开封在北宋时期曾是一座繁华的都市,开封府“始于五代,至北宋号称天下首府”。岁月流逝,朝代更替,如今这里除了五花八门的仿古建筑几乎什么都没留下。   

河南记事
  
    别看开封如今灰头土脸乱哄哄的,它可曾是六朝古都人才济济哩,历史上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四大书法派系就出自于此,有图有真相——你认得开封府墙上前面这俩字吗?
河南记事

    大相国寺始建于公元555年,曾是我国佛教十大名寺之一。木质建筑吃亏在经不起水与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欧洲能看到真实的历史痕迹,而在中国只能看到仿冒的。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大相国寺曾多次重建,因多次被毁:火灾、水灾、战争,一个都没躲过。虽说现存建筑全是解放后新建,连僧侣们的袍子都是崭新的,但香火仍然超旺,老百姓只要有庙供佛,有佛可敬拜,就觉得心里还有安慰,前面尚存希望,就算是甲型H1N1流行,也可以在所不惧。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罗汉殿中这尊四面观音像造于乾隆年间,其千眼千手都是由一整株银杏树雕刻而成,不容易。

河南记事

      寺中仅存的宋代石质古塔,基座上的雕像神情生动。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东西对峙的潘湖杨湖碧波荡漾,湖水映衬着亭台楼阁,人造景观亦秀丽呀!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开封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达167年之久,想必当时的宫殿建筑是极尽辉煌的,现在却都已荡然无存,这座建造在湖心的“龙亭”亦是清代作品。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开宝寺塔建于公元1049年,通体以琉璃瓦镶嵌。

河南记事

     这座保存完好的八角形砖塔有13层高,层层塔身皆精雕细刻,夕阳辉映下,深褐琉璃色泽如铁。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历代名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开封府主持过工作,唯以北宋名臣包拯最显赫于史,有专为他而建的包公祠为证。

河南记事

     不畏强权、扶正祛邪的包拯是平民心中的理想传奇人物。小时候跟着父亲看“铡美案”,包青天出场,一曲豪气入云“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记忆犹新。

河南记事

      一生自律清廉的包公肯定没想到有一天开封城会满街乱串皆吃货。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开封夜市也得上是算一绝了。每当华灯初上,开封城便完全淹没在百味杂存的夜饮食氛围之中,买卖之声不绝于耳。一个颇为窘迫的城市里,竟有五大著名夜市,其中资格最老的是鼓楼夜市,从北宋延续至今,已成为开封的一大景观。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黄河文化、即北方文化。开封虽属中原,但位于长江以北,气候、文化及饮食习惯都与北方相似,佳肴以汴京风味成为豫菜的代表,喜面食,重口味,著名小吃有:鲤鱼焙面、花生糕、杏仁茶、红暑泥、炒凉粉、黄焖鱼、羊肉坑馍、江米切糕……各位光看名字和样貌,口水流了三尺,其实真正吃到嘴里,却不尽人意,北方人做事比较豪爽,舍得大把放盐,也舍得大勺加糖。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熙攘的人群中,一位挑担叫卖的老者吸引了我的视线。你看看这劳什子是个啥?它羞答答披了件火炬形的外衣,皱巴巴草纸一样;剥去脆弱的“纸皮”,躲在里面的果实晶莹诱人,个头与色泽好像熟透的李子。疑疑惑惑放一粒进嘴,清甜香糯,唇齿缠绵。忙向老者询问其名,答曰:姑娘

河南记事

    啊这就是姑娘?几个月前我才刚画过它。不过那是一束风华正茂的花姑娘,曾经润泽娇艳的红色蓓蕾竟然变成了眼前枯黄憔悴的干壳,难怪认不出来。
    看着她,倒发了一阵呆——这花的一生,如同美人;花结果子如同人生孩子,果实成熟如同小孩长大,花儿枯萎如同美人迟暮。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偏她又叫“姑娘”。

河南记事


 

    旅游册子上介绍,河南信阳灵山集雄奇秀美于一体,山下有七寺三庵,山上有奇石清泉,诱得我们拖着被武当山整瘸了的腿,慕名而来。

河南记事


 

    到了灵山寺,发现新建的广场无半点仙气,中心雕塑是一只凭空而出的观音手,正翘着兰花指从净瓶里往下倾水。

河南记事


 

    广场背后的寺庙也是完全簇新的,什么108座山峰72个仙洞,三院、七寺、一庙,统统缈无踪影。

    见一黑胖和尚在殿里懒洋洋敲钟,我上前搭讪:你知道以前的老寺庙都到哪去了吗?
    黑胖一脸漠然:拆了。
    灵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历代皇帝都曾多次亲临此地,特别是朱元璋,幼时家贫,曾在这里做过小和尚混饭吃。成人后,朱参加起义军打了败仗,又逃回灵山寺躲避,这一避便是十几年,直到把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晃荡遍了,才出山做了皇帝。衣锦还乡的朱元璋后来将灵山寺封为圣寺,连主持也被请进皇宫。

河南记事


 

    不谈宗教信仰,只就历史和文化意义来讲,那些建筑也不可能说拆便拆呀!
    H在我耳边嘀咕:别信这胖子,肯定是忽悠你的。河南人出了名的会忽悠,比赵本山还利害,从诸葛亮忽悠刘皇叔起头,那是得了真传的知道啵?
    我不理他,继续痴缠黑胖:听说唐代的建宁公主也曾在此出家修行,可有什么遗物留下吗?
    黑胖老大不耐烦:唐朝这么远的事情我怎么整得清楚?公主来过没来过我不知道,你问来也没什么意思嘛!
    沈先生听了,恼得语无伦次:荒谬!什么素质嘛?还出家人呢,一点都不专业!
    灵山寺还有一点与众不同——自古以来便是出家男女合住的寺院。现在既然寺庙都重修了,和尚与尼姑的宿舍自然也得翻建,主殿边上整整齐齐两排都是新鲜出炉的男女生宿舍;宿舍后,小河边,不少和尚尼姑搭伴在银杏树下捡白果,并把捡到的果实拿去河边淘洗、晾晒。

河南记事


河南记事


 

    果然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整个过程,和尚与尼姑配合默契,效率很高。眼见短短时间里便有三拨游客前来购买银杏,H亦上前问价。
    小和尚倒是和颜悦色:20元一斤。鲜白果炖老母鸡,可香。
    H醉翁之意不在酒:兄弟,你知不知道这里的老寺庙到哪去了?
    小和尚踌躇道:搬……了。
    这倒奇了!这么大的寺庙群,搬去哪里?怎么搬?
    小和尚比H更诧异:你总寻那老庙干啥?新的不中吗?
    H一时语塞,一边晾白果的女尼恶声恶气发了话:你们城里人都知道住高楼大厦,观音菩萨住住新寺庙就不中?
   
见大家被雷住,女尼越发得了意,理直气壮宣布:老庙是土做的,不中,拆了!现在观音菩萨住在新建的砖房里,中!

     本分的沈先生弱小心灵遭重击,面有惧色蹒跚退下,仿佛有一张隐形的邪恶嘴脸正在背后窃窃狞笑。
     H看看那恶尼,再看看她身后两排漂亮的新宿舍,只得继续无语。

河南记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只得我有点收获,在观音菩萨的新居门前找到一尊老石雕,虽然他被包裹在一件鲜艳的红丝绒披风里,但从其磨损程度和工艺手法来看,估计得有些年份。稀奇的是,这唯一的疑似古物竟是与佛主毫不搭界的道家真神。河南记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记忆武当山
后一篇:合肥记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