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湖北不能不去武当山。这片道教圣地有七十二座连绵奇峰,峰峰古木擎天云遮雾罩,是道家弟子修身炼丹所追求的理想仙境。

上山之道有两条。 云里雾里众峰拱卫的索道看似省力过瘾,但排队至少得花四小时,原因很简单,国人有十几亿,“十.一”七天长假,不管著名还是山寨,但凡是个景点人就多。
山在那里,为何不登?何况悬崖深涧与幽洞飞瀑都在路上,错过岂不可惜!虽然“十八盘拐”看着有些惊心动魄,但林木繁茂,阳光充足,就当做个有氧运动好了。我们选择步行。




武当山不仅自然景观绚丽,人文景观也很丰富,遍及全山的道教建筑从古至今依次递进。山脚下的玉虚宫是武当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规制谨严,院落重重,城内套城,等级鲜明。


这座始建于公元1413年的宫殿曾是道教文化中玉帝的居所,可惜毁于一场大火,现在残存的遗址基本上已成为晒谷场,尚有两座极具气势的碑亭立于左右,超大的神龟托着乾隆手书的碑文,仰天凝望。


走入玄岳门即是迈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步。 建于明代的玄岳门高20米,是一座壮观的石牌坊,它的身后是层峦叠嶂的“武当神道”。




纯阳宫道院纤巧玲珑,叠檐雕脊,殿内有亭,亭中有井,此井名叫磨针井。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曾有老妇在此,企图将打狗棒磨成绣花针,并以:“铁杵磨细针,功到自然成。”的道理点化灰心丧气的真武大帝,致使大帝翻然顿悟,继而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日积月累,最终得道升天。


太子坡是真武大帝修道之初的住所,沿着山势逶迤起伏的云墙名为“九曲黄河墙”。人们走到这里,普遍已经满脸痛苦,一为瘸一拐的了。我发现爬山这件事,老人往往比年青人利害,女人往往比男人利害,瘦子又比胖子利害。

亲眼所见,落在老爸后面的年青人一脸自责,直念叨:太缺乏锻炼,太缺乏锻炼。健壮的的妇人用皮带拉着累瘫的丈夫奋力攀登,男人不断哀求:老婆,休息一会,休息一会吧。满面羞惭的肥胖男人坐在滑竿上,其漂亮女友轻快行走于旁,滑竿师傅对那靓女说:今天是看你面上,否则给我多少钱都是不抬的,吃力伤身体不说,太不安全了。路人听了,无不爆笑。

紫霄宫的主殿是紫霄殿,建于1412年,据说是仿照北京天安门的形制建的。当时的皇帝朱埭笃信道教,曾派人在武当七十二峰间遍寻张三丰无果,方建紫霄殿以解惆怅,甚至连殿中供奉的真武大帝像都是按当时的皇帝自己的模样塑成。
想来真武大帝在天上也不会怪朱皇帝莽撞,他本来也是一皇子嘛。十四岁时真武太子看破红尘,不愿继承皇位,跑到武当山修行,历经四十二年磨难,终于得道升天。这个故事与佛陀顿悟如出一辙,有山寨之嫌,不过在中国,汉民族的传统宗教也只得道教了,且姑妄听之吧。


北崇少林,南尊武当,打小熟读金庸,晓得张三丰是武当的名门正派,他从《九阳真经》中领悟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武当拳术闻名天下。今天,紫霄宫外初入门的学生十八般武艺练得辛苦,张三丰们早已远离尘嚣遁入深山。

南岩宫始建于唐,悬崖峭壁之上的石雕仿木构建筑与峰岭翠柏互为观照。



南岩万寿宫外的绝崖旁,有石梁悬空伸出,上雕盘龙,龙头顶端再雕香炉,称为“龙头香”。因无数虔诚香客为点燃一柱龙头香而坠入深渊尸骨无存,清康熙年间政府特别下令禁烧龙头香。所以,龙头香炉已经冷落很久了。


皇经堂,明代砖木建筑,门上雕有众多道教人物故事,用于收藏道教经书。




灵官殿,冰冷的石制小殿内供着道教的护法神灵官。据说如有不忠不孝作恶多端之人经过,必不能逃过灵官的火眼金睛,被他鞭仗悬崖之下。


灵官殿旁是朱墙翠瓦的朝天宫,我们现在看到的并非
1412年始建的原迹,而是1991年重建的新殿。朝天宫被道家视为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朝拜武当的道士到了这里,就相当于进了天宫的大门,必得先在此拜了天神再继续登金顶。


人有三急,爬了半天山,想在登顶之前放松一下,无奈天宫无茅房,也难怪,神仙又不需要吃喝拉撒的咯。这一年,武当山的公厕可以当选全国最脏之榜首——严重缺水,导致武当公厕无法冲洗,金山遍地黄河长流。依我说,修道不如修厕所,否则多深的道行在这种不堪入目臭气薰天的场合都得全废,不信你看这位爷,表情呆滞眼神涣散,指不定就是这厕所闹的。

从朝天宫经过三道天门,便是武当山金顶。金顶之巅有金殿,这座1416年打造的仿木铜铸鎏金建筑,内供真武大帝及金童玉女塑像,且有康熙御笔,无奈游人暴蓬,针插不进,只得知难而退。
俗话讲:上山容易下山难。各位奋力登顶的哥们姐们,下山路上恐怕得四肢并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