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爪哇国的翡翠蛋之一


标签:
游记风土人情印度教祭拜众神 |
印度尼西亚有大小岛屿一万七千多座,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在这些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岛屿中,巴厘岛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座。幼时以为爪哇为天边的代名词,小朋友吵架会说“一脚把你踢到爪哇国去!”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爪哇并不比新疆远,而巴厘岛就紧邻印尼首都爪哇的右下方,外形好像一颗鸡蛋。
印尼全国共有四百多座火山,小小的巴厘岛上就有好几座,火山的频繁喷发摧毁了无数的神社与村庄,同时也给小岛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加上热带雨林海洋气候带来的充沛雨量,又使此岛的长年气温在26与32度之间,恰如万物生长的天堂,处处林木茂盛、花儿烂漫,堪称是“鸡蛋”中的翡翠蛋。
巴厘岛面积五千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那么大,但上海的常住人口有三千多万,巴厘岛的常住人口则不到三百万,人少地多植被好,空气怎能不清新呢,连云朵都是透明的。

巴厘岛岛民是地道的“花痴”,从睁开眼到入睡无处不用花:淡雅的“鸡蛋花”用来迎宾,贵重的兰花用来装饰,娇美的玫瑰花用来泡浴,明艳的雏菊用来祭神。见他们拿花不当花,大手大脚的抛撤,禁不住担心有一天会油干灯枯花穷叶尽。几天走下来,才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么多“插根棒槌能成树”的沃土,不种粮食单种花,何愁不一年四季姹紫嫣红呢?!
岛上的花瓣浴很有名,两小时五十美元,经常订不到位。其实,包间谈不上多风雅,还算干净;按摩谈不上多到位,还算舒服;花瓣谈不上多香艳,只是量大。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拥有的信徒仅次于伊斯兰教,是综合古老的婆罗门教和佛教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印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穆斯林,巴厘岛是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区,岛民的穿着比较随意,不用像穆斯林那样,再热也必须捂得严严实实。印度教的特色是多神崇拜,信徒所敬拜的神灵有三万多个,鸡有鸡神,鸭有鸭神,甚至连虫子都有专神看管。印度教的另一大特点是,无论好神坏神全部一视同仁。
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和保护神;可惜我一直没弄清楚他们谁是谁,不敢乱贴照片。
雪山神女是湿婆之妻,掌管喜马拉雅山脉,因此在尼泊尔和西藏也广受敬重。
嬉皮笑脸的舞蹈之神;
狮头女身的邪恶之神;
印度教教义宣扬忘我奉献,因为信奉的各路大神数不胜数,每天要做的祭拜活动自然多如牛毛,植物编织的神幡也随祭祀内容的不同花样翻新。
马路上、沙滩上、台阶上,祭品无处不在,据说地下的是祭拜破坏之神的,而台上的是祭拜保护之神的。对于印度教徒来说,神不分好坏皆为神;阴阳要平衡,善恶都敬畏。
虽说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岛上的居民生活水平并不高,也许这和他们不事劳作有关,人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敬神及制作敬神的器物上了。这里每年要举行不计其数的祭典,每天要进行不计其数的祭拜,在印度教徒眼中任何物体都具神性,都要敬拜。
信徒们一大早起来先去市场,买回各式敬神的鲜花水果。
取才摘的鲜花数朵、新煮的米饭一撮、刚砍的甘蔗一片、立采的树叶一张...等等,分别放在头一晚就用芦苇叶编好的容器里,做成祭品盒。
把祭品盒分层整齐码放在精美的竹编盒子里,男女老少头顶手扶去寺庙。
神,怡然自得地享受祭品;人,又回去开始准备第二天的祭品了。这种周而复始的活动已经进行了二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