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威尼斯(上)


标签:
游记 |
来到意大利,导游会一再叮嘱大家看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因为“欧洲的小偷比国内还多,防不胜防。”当年国人自费到欧洲旅游的不多,使用信用卡的更少,导游的恐吓令不明状况老乡们捂紧了钱包,个个像猫头鹰一样警惕。现在,当导游小劳用同样的话吓唬国人时,见过世面的同胞听了只是一笑而过,小劳急了:难道你们没听说过一句名言吗?没有小偷便无罗马;没有强盗便无威尼斯;没有黑手党便无西西里。有人大笑:哇,意大利这么黑暗,不如让涛哥派共产党来把它解放了吧!小劳说:快了,红旗差不多插上威尼斯了。现在这岛上大半居民都是浙江义乌人,经营各种小工艺品,当地人称之为“中国街”。
这是一个叫人啼笑皆非的变化,除此之外,威尼斯还是十年前那个威尼斯,美得令人窒息。
“尽管我漂泊在远方,可是我心在故乡,光明的苏里特故乡,海涛要拍岸歌唱。美丽的玛丽亚,心爱的苏里特故乡;蓝色的亚得里亚,啊我那神圣的海洋。”
那时,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但亚得里亚海上的威尼斯却已随那略为忧伤的男中音植入我心深处,它代表梦幻、温柔、浪漫,和一切虚无飘渺的出尘之美。
意大利从地图上看形似一只靴子,威尼斯就像一颗镶嵌在靴腰上的宝石,蓝色的亚得里亚海环线在四周,整个城市漂浮在离陆地
4000米的海边浅水滩上,晴朗的天空下,两岸古老华丽的宫殿式建筑呈现出一派明亮的颜色,前方的小岛就像是一个舞台布景,游客们热情洋溢地扮演着临时派给的角色。
威尼斯是建在木桩上的城市。从阿尔卑斯山上取来的柏木被削成铅笔状的尖棍,牢牢钉进亚得里亚海的泻湖里,在此基础上造房、造教堂、造商场和酒店,生生造出来一座城市。
劳导无不感伤地说:再好的木材也会腐烂的,威尼斯看一眼是一眼呀!它正以每年0.3厘米的速度下沉,将来人们只能乘潜水艇在水下参观它了。
这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城内的交通工具只有船,而且是威尼斯特有的、两头翘起的古式小木船“贡多拉”。撑船的小伙个个长得超帅,当他们熟练地穿越几百条大大小小的水巷时,我盼望他们能唱一首歌,不需要帕瓦罗蒂的嗓音,只要一点点对这方水土的感情。
“亚得里亚蓝色的波涛,我永远不能相忘,想当年可爱的姑娘,伴随我一起游荡。美丽的玛丽亚,心爱的苏里特故乡;蓝色的亚得里亚,啊我那神圣的海洋。”
在威尼斯,最好的游乐方式是漫无目的地乱走,到那些蛛网一样密布的小巷去探幽。阿城说:威尼斯的每一条小巷都有性格,应该为威尼斯的每一条街巷写传。
这里的街巷或神秘、或明朗、或精致、或恬淡,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非常安静,几乎空无一人,仿佛所有的威尼斯人都被如潮的旅游大军吓得离家出走了。偶见有老人在窗前浇花,双方都有意外的欣喜,彼此望着,笑得很适意。
窄巷里,那些拜占庭风格的老屋和精雕细琢的门窗廊柱之间,还残留着绚烂的壁画痕迹,我靠在一座小桥上凝视脚下的海水,远处的河道里漂浮着蓝色的“贡多拉”,仿佛有歌声从水巷里远远传来。
“几时我重回到故乡,看一看故乡风光,再走上熟悉的小路,闻一闻泥土芬芳。美丽的玛丽亚,心爱的苏里特故乡;蓝色的亚得里亚,啊我那神圣的海洋。”
小巷里藏着不少不容错过的商店,小小的门面,精致的橱窗,幽暗的灯光,色泽暗淡的手绘名信片,图案抽象的铁皮画,缀满金色流苏的黑披肩……这一切,都蕴藏着一股强大的迷人气息,仿佛时光倒流,一只无形的大手已将你拖回千年以前。
我在一家传统的嘉年华面具店驻足良久,看店主在那些形态各异的陶瓷和石膏面具上着色描彩,想象人们身着格调高雅的宫廷古装,头戴充满魔力的夸张假面,在亚德里亚海边翩翩起舞彻夜狂欢,不禁为之热血沸腾。那是一种隐藏了身份,获得了自由的完全彻底的放肆吧?也是身为威尼斯人的另一种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