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品添加剂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老百姓自己

(2011-05-23 14:21:28)
标签:

添加剂

老百姓

食品

杂谈

     先是瘦肉精,然后是染色馒头,接着是墨汁粉条,前几天出来西瓜膨大剂、染色辣椒,网上刚出现毒狗肉、毒榨菜,还没完,马上又传出北京有六十种食品滥用添加剂,。完全可以想象,只要有人肯爆料出来,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食品会因为添加剂构成的危害引起公众的热议。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将来肯定会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

 

     每当有这样那样的食品问题出来时,网民发表最多的,就是痛恨那个添加剂的制造者,痛骂使用添加剂的加工者,太有一种恨不得把他的皮都扒了的冲动和快感。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是,我要告诉所有的老百姓,无论你怎么骂、怎么痛恨制造者,或加工者,都没有用。添加剂的问题,最大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骂制造者或加工者的我们老百姓自己。

 

     是什么原因会有人去制造这类添加剂?是什么原因会让人去使用添加剂?当我们老百姓冷静下来反问自己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以前没来北方工作,以前没有接触北方的饮食的时候,我所知道的南方人,特别是广东人,平时吃的,他们最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所谓原汁原味,就是除了酱油,除了盐、味精,油,别的啥也不放,什么香精,什么色素,在广东人眼里,在家做菜没这个概念。广东老百姓在家做饭,最爱的,就是原材料的原本特点和味道。

 

     广东人去酒楼吃饭,衡量这个餐厅的厨师水平怎样,不是去看炒出来的菜好不好看,也不是单纯的去品某个菜够不够香,而是考量这个厨师做菜怎样的保持原味,是怎样的保持基础上把它做好。记住,广东的食客讲究的是原材料的原有本质。与广东人相对比的是,在北方,如果厨师炒出一道菜来,端上来时,食客首先评价的,就是这道菜有没有卖相,香味够不够,对待这道菜的评头品足甚至比厨师还强,嘴巴比专业的厨师还能说,给人的感觉他才是厨师的师傅,厨师的老师。而完全没有去品这道菜有没有失去原材料原有的本质和营养。这就是北方与广东人饮食上的差别。而就是因为这样饮食观念上的差别,添加剂就应运而生。

 

     广东人吃鱼喜欢清蒸,因为那样更讲究吃出鱼本身的味道,而且更有营养。而北方人喜欢红烧,炸过后再烧的菜,吃的只是一个香味,而炸过再烧,颜色就暗,颜色一暗,就说没食欲,怎么办?为了满足食客的心理,放点色素把颜色做好看点,做得有卖相点,因为只有那样,食客才会看得上,才会喜欢。当你跟这些老百姓说:油炸的、烧烤的东西不要吃,会引起癌症的,告诉他(她)一些麻辣的,辣椒油重的菜或食物少吃点时,立马就顶你一句:我就好这口,吃了那么久了,我现在还没事。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不懂得养生的百姓心态。

 

     传统的菜,有些菜确实是要上颜色的。但是,一般上了年龄的厨师,都知道怎么用食物去取色,上色用的方法是从食物中取色去点色,可现在的年轻厨师就做不到那程度了。而且,由于物价的不断上涨,那样成本也高,怎么办?市场卖的色素最方便。

 

     当学艺不精的厨师应对食客需求的时候,食客对某个菜又要好看,又要那种香味,就只能用添加剂来解决问题了。从食客心理慢慢发展添加剂,并广泛应用于各种食物,这就是一种现象。

 

     所以,食品添加剂是因为食客的需求而产生,加工食品放入添加剂同样也是因为满足食客的心理而那样去做,说白了,就是我们作为老百姓的食客,才让添加剂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谁叫你喜欢那样好看的颜色,那样的味道更香,怪谁呢?

 

     老百姓只有捂紧自己的嘴巴,才能扼杀添加剂的繁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