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还有多少花样
(2012-06-16 14:46:05)
标签:
引诱占小便宜脑袋发懵上当受骗三思后行 |
分类: 闲话照说 |
骗子还有多少花样
如今这骗子的骗术可真是五花八门,用小品里的一句话那真是“防不胜防”,即便是你足不出户,只要家里有部电话就有可能上当受骗。过去骗子骗人,总还有一点儿东西引诱着你,就像是钓鱼,总还会有点儿钓饵,像捡到了大包的的钱,有人要出卖传家宝等等。现在不用了,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
比如说几年前,我有一个邻居,说是有人抽烟,对着她吹了吹,又在她肩膀上拍了一下,她就回家拿出了所有的钱给了人家。尽管告诉我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儿,我说一定是她当时一时犯昏,过后怕人笑话,只得找了这样一个借口,同时也好应付家人。后来果然就有单位悬赏能控制人意志的这种配方,只是没有人来揭这个“皇榜”。
我有一个亲戚,忽然间就接到了一个通知,说是非常6+1金蛋砸中了他,让他领奖,当让他先交付一笔费用时,他犹豫了一下,打电话和人说了说。打电话时,旁边他的小儿子说了一句,肯定是骗人的。好在人家中央电视台对自己的声誉非常注重,及时发布了消息,这种骗术才昙花一现,销声匿迹了。
我自己也是多次得过“奖”,只是觉得没有参加过这之类的活动,凭什么得奖?于是就一笑了之,没有当回事儿。尽管如此,有一次我还就差一点儿进入了骗子设计的程序。那天是星期五,说是我中了三万元的保险奖励,让我第二天去××路××号办理手续。我家正好离着不远,就答应下来。结果第二天我把这件事给忘了,星期日下午又接了电话,问我为什么没有前去办手续?我只好问下周还可以吗?说是行,我就决定去。又到了周六,一大早就有人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是自己驾车还是坐公交车?我顺便问了怎样乘坐公交车,这才弄明白那人说的××路××号不是我们这个县级市,而是更高一个级别的城市。我想,我没有和那个城市发生过保险业务,为什么凭空我就能得奖?于是多了一个心眼儿,编了一个理由,让他们给把材料寄回来。对方当然坚持让我去,而且必须是找××先生,我坚持让他们寄材料,对方说不前去意味着放弃,我说那就放弃吧,这才没有了下文。
那时候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上当受骗都是些想发财爱占小便宜的人。如今骗子的骗术高明了,即便是不想沾便宜一样上当受骗。
如今的孩子,在外上学打工的多,你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孩子遇到了车祸,需要住院押金,你说这钱是寄还是不寄?我们当然可以说就不能打个电话核实一下吗?要知道,骗子打了一百个电话,有一个人脑袋发懵,他就得逞了。
还有那些“法院”通知,说你涉及到一桩经济纠纷,“公安”提示,有人检举你参与了诈骗团伙,都让你先交一部分“保证金”,你说这钱是交还是不交?我把这类归结为心里无闲事,不怕鬼叫门范围,可是下面一类就不同了,心里没闲事同样会有鬼上门。前天有件事又来了新花样,说是我的信用卡消费了一千元,详情请拨打电话××××号查询。我是有一张信用卡,遇有大额消费,银行会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及时通知,可是从来没有用电话通知的呀!我不知道他们接下来将是一种什么骗术,只是想写出来,或者说是再等一等,看看骗子们又出什么新花样了。
看来,一旦遇到我们没有准备的事情,还真得认真想一想了。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古话:“三思而后行”。老祖宗说这话本来不是为了防骗的,如今还真在这方面排上用场了。交通通讯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生活节奏也是高度提速了,但凡事要分清一个主次,对于我们的主动行为,经过深思熟虑的“三思”之后,行动起来快一点完全应该。反之,若是遇到需要我们被动应付的事情,还是应该前后左右的多思量。没办法,我们没有害人之心,但我们不能没有防骗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