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做事后诸葛
(2011-09-13 15:53:06)
标签:
聪明智慧诸葛亮事后说三道四生厌杂谈 |
分类: 闲话照说 |
莫做事后诸葛
诸葛亮是聪明的象征,是智慧的化身,对于那些足智多谋的人,人们往往形容他们是诸葛,称之为赛诸葛或小诸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是说人多有智慧。事后诸葛亮,则是反向证明,说明一个人自以为聪明,没智慧装作有智慧,对一件事没看破,等事情发生了却装作看破了。这种马后炮放一次可以,放多了是会让人生厌的。事后诸葛是人们讽刺的对象,可悲可笑的是,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一时还真没有绝迹。
“我说过,我早说过……”,常常会听到一些比“芝麻官”还小的当政者说这样的话,其用途无非是炫耀成绩或者推卸责任。前一种情况,本来是副职提出的建议,或者副职分工内的事,一旦有了成绩,得到了领导表扬,立刻就会听到上面这句话。实在说,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小肚鸡肠,就是无能,要不然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当然,对于这种事,在这里写文章说说可以,具体到一件事上,你还不能当面说穿,否则你可能还听到下一句:你那么有本事怎么没当上正职坐到我的位置上?那种小人得志的气焰直接就会把你喷倒。后一种情况就是推卸责任,一旦出了事儿,把上面这句话拿出来,责任就归之于下属或者副职了,那意思就是,部下违背了他的意思,或者部下没有听进去他的忠告,所以他没有责任,责任都是别人的。其实,事情都有个真相,是你的就是你的,别人是争不去的。同样,找几个垫背的倒是可以,想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也是不可能的。一个真正有智慧有威信的领导是绝对不做事后诸葛的,不是我们管辖范围内的事,不说。是我们范围内的事,我决定了,你去做,你份内的事,大胆去做,大家共同的事,商量过了,该谁做谁做,根本用不着事后再说三道四。
生活中,这类事后诸葛样式的人到处都是,邻居出了事,他不是帮助人家解决问题、处理后事,而是说风凉话:我早就知道他要出事!这样的人实在是可笑!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站在干枝上哨。不过是利用人们不愿多事的心理来显示自己的先知,否则,要是问一句,你早知道了为什么不早说出来让人家避免出事?难道你昨天的早知道不说就是为了今天的幸灾乐祸,还是怀着阴暗的心理希望人家出事?中国足球进入了低谷,某项重大赛事国家队不能晋级,一些事后诸葛亮马上会说:我早就把他们看倒了,他们永远也出不了线。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把他们看倒了,你还议论足球干什么?更有甚者,如今谁看足球好像是比他少了一块似的。我倒要奉劝一句,中国足球队成绩不好,你该看足球的还得看,就像幼儿园的孩子表演节目,那些小演员里有你的孩子,再大的明星来了咱也得先看这个,不为别的,为得是捧场不是?咱自己的孩子咱不鼓励谁鼓励?要是连咱自己都看不起,这孩子能健康地成长吗?
生活里的事后诸葛虽然可笑,却也无关紧要,把他的话当做耳旁风也就是了。事后诸葛加愤青则是令人生厌。国家出台了一项惠民政策,事后诸葛君会说:早干什么去了?早就该出台了,早出台早好了。现在国际间事务,大多都会邀中国共商,但我们实行的是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政策,凡事看起来往往会被动一些,那些事后诸葛愤青君立刻就会出来发言:我早就说过不能这样,要是按照我的意愿,我们也不会老是慢半拍!好像他在主持召开国务会议似的。你还不能反驳他,如果你的意见和他相左,他就会说你是一个被驯化了的顺民,仿佛只有他这样的愤青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英。其实,是不是精英不用靠盛气凌人来体现,现在渠道通畅,你提个前瞻性建议,直接发给有关部门,或者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没准领导人就能看到并采纳,前提是你真的有预见性,提得就是好,是真诸葛。千万别当粪青,当事后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