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窝、老伴、老友
(2025-04-24 17:48:10)
标签:
情感 |
老窝、老伴、老友
看多些、听多些、也亲身感受些,便更多的相信了到了快奔七的人要有个“老窝、老伴、老友”就是夕阳里的幸福了。从一个人走来的规律看,不是自己不相信,至少从表面上看如此。不大不小的“窝”有了;老伴不管无尽的杯葛了多少载,也还要此伏彼起的杯葛下去;只是老友于近年来突然有了一个不自觉的“洗牌”,有的似乎一下就不来往了,有的仅仅因了一句“酒后真言”便在心底说:从此别过。也许所谓老友也是这么想的。
这几天“老窝、老伴、老友”总在意识里跳来跳去,很不习惯,观念一出,另一个声音马上盖过它,自己何曾就“老了”?何曾要进入“老窝、老伴、老友”的行列?纵使社会不再有年岁上的“岗位”,也还有着自己的执念,如果不是有了隔代接送的现实,一定还会有每天十小时左右的“在岗”。尽管并没有社会的“赋予”,也不是谁在“返聘”。
曾经在老人身上想回了自己,如果也爬到老人的年纪,会成怎样?会有怎样的寄托,说白了就是每天睁开眼睛要干什么?其实在自己“大众化”的游动愿望并不强,强的希冀就是整理自己已存了52年来的纪实和日记以及书信,总约至少也要上千万字,没有几年的整理恐难完成,而且还有整理成书的想法,给自己一个人生的交代。作为普普通通的人,在反思中不是埋怨自己的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而是的的确确有着显而易见的弱项,即便有千万字的记载亦可以想见其中的不足,如此,整理它们真的会有什么意义吗?不说真的成书会有谁看,就是给“老友”叨念一时,人家恐怕也难以听进去,隔代也许还会当成一则笑话。
不管怎样在“老窝、老伴、老友”的“模式”下,走自己乐于的路,不会有人干涉,因此,不过是自己对自己有个自圆其说的“交代”而已。
2025年4月24日17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