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门前——我本少年

(2025-04-25 16:54:34)
标签:

文化

校门前——我本少年

本学期已至第11周,上课已50天,前所未有的“教改”尚未显现出实际的效果,映入眼帘的是极具现实性的问题——小学校门前。自己似乎天生就是“负能量”的携带者,有了岁月的过往更挑剔了时下的小学校门前的一举一动。

50天,我有49天中午即在校门前的等待,加上校门前围挡道路的修建地铁某号线,更给了自己挑剔的理由。排队鱼贯而出的学童没有光彩的面容;领队的老师眼中无神,只是想尽快尽了“送”的责任;校门前两边的保安头戴了防爆钢盔,手握戳地的钢叉,就他们的年龄真能防住什么吗?护队的值班老师时有时无;家长们也有随了自己的个性的,不是没有眼力的停放各种车辆,就是随意站到妨碍本就狭小的地方,时不时有家长从队伍中拽出自己的孩子,在“接到”后横七竖八的走路;被交警挡下的各种车辆表示着各自的不满,有的大妈电动车硬生生从学生队伍中闯过,她们没有过孩子吗?不知道感同身受的成语吗?有的私家车即使有到位交警的阻拦也敢硬闯一下......,下午的放学自己也曾经有过三次到校门前,眼力所见要比中午放学更乱。如若遇上雨、雪、风,学校门前就一定会是农村集市的“翻版”,且此地因施工早已经没有了红绿灯的概念。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在短暂的时间内避免较长的拥堵,正是因了这两条,自己不顾了脸面,挺身串联学生队伍、老师、交警,并以肢体语言阻挡不知深浅的非机动车辆。认知中非常清楚,一旦出现了差错,再追究谁的责任都已经是晚了的。

   “校门前——我本少年”,我们小学的时候不是这样子的,没有谁接送,没有哪位老师送学生出校门,我们结伴“打打闹闹”上、下学,最多是注意个过往的车辆,仅此而已。如果当今的状况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必然”,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改变什么呢?我还在少年,我想欣赏到学童的“打闹”,结果没有;我想感知到能够让学童记住老师的眼神,结果每每;我想看到家长们的言传身教,结果没有;我想用余光测试到交警的威严,结果没有。我真的好想少年,探知到学校门前的瑰宝,如果真有,又何须让自己念念不忘“前朝曲”呢?

如果“教改”同样没有让学校门前有个鲜亮的变化,亦如果说我们迟早可以能,但是,学童呢?他们的一个学期一定不会静止等待。我就是少年,即便在等待学生们出校门,我也会眼迷向东方,等待着来日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2025年4月25日17时01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