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案必须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2)
(2023-04-29 10:14:55)
标签:
法律文化 |
劳荣枝案必须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2)
第二个问题:有关律师。如果说司法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公平、公正的天平,那么,律师是什么?律师是依法护卫控辩双方的所有权益,还是千方百计,挖空心思为某一方的私利,而不惜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甚或带偏全社会的走向,同时,也使司法蒙羞呢?因而推演出律师行业,其宗旨不是代表什么公平、公正,只是为自己套上了“正义”的外衣,而成为一种“职业”?恰恰是劳案引出了这些看似稀奇古怪的质疑,亦是首次重新审视律师到底是干什么的质疑。
近来,许国利杀妻碎尸案;张波/叶诚尘蓄意谋害两幼童案;法子英/劳荣枝七条人命案等三刑案,辩方同公检法的“对抗”,首先一个明眼的事实就是拖延了最终的执行裁决,不能不说这是律师的“功劳”,许国利案如此事实清楚的一人犯案,还要二审,还要有最高院的死刑复核,而张/叶,更是二审的全盘翻供,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至少给死者亲人制造着二次伤害,法/劳案则因为时间拖了20多年,其实也不是事实完全不清楚的问题,而是给律师“征得”了大量的证据不足的“空当”,让律师们大显身手,不仅借此“攻击”司法程序,而且展开“非凡”遐想,远远超出依法、护法的范畴,引发了人们一般“认知”上的论战。其次,如果以上三案仅仅局限在司法上的争议,恐怕我们无从“插言”,我们唯一的收益是从争议中了解到了更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的普及不无好处,但事实远非如此。单就劳案看,每每劳案辩护律师的发声都让自己心头发紧:怎么所谓名律师就这样的水平?一般的社会常识都不顾了吗?比如请那个都没有见过法子英、劳荣枝,只是听说怎样、怎样的曹某做证人,比如给受害人亲人捐款让她们“放下仇恨”,比如用铁丝做实验以证明劳荣枝手无搏鸡之力怎么可能捆绑被劫持者,比如搞什么网上投票,让民众做“法官”,都太小儿科了吧,如果这样的律师代表了我们的律师行业的水平,那么,不能不说我们的依法治国前途漫漫。更有那位辩护律师出言判了劳死刑就是我们法律的倒退,还有律师说是我们两千多年来没有过的判决,我几乎要惊呼出来我们的律师就是这样的水平吗?他们谈得上水平吗?再次,其实不管怎样的对立,说到底还是一起刑案本身的事实问题,即便所谓证据链再完整,也未见就能印证了事实本身,劳案的辩护律师们,或者有些什么名人,或者舆论坐台伸张,还是回到事实本身的好。
本来想见识许国利案;张/叶案;特别是法/劳案的辩护律师们,有法理上,事实证据上会符合其什么专家、法学博士身份的高见,不成想却产生了对律师行业的更大担忧,我们的律师,甚至律师行业到底怎么了?
2023年4月29日10时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