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需要说服精英
(2013-11-25 15:07:44)
标签:
杂谈 |
决策是依据游戏规则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的游戏,决策的参与者都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拥有权力;而改革是改变规则,涉及到了组织内部精英群体的切身利益!
启动改革的不一定是精英群体成员,但改革必须要获得精英群体的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从头到尾掌握着判决改革是否合法合理的权力,他们掌握着推动改革所需的权力,改革从制定方案开始,就必须要明白:最难的也是必须的功课,就是说服精英。
如何说服精英支持改革?
首先是改革的启动环节。精英群体并没有强大的意愿去打破组织内部的平衡,即使发现、了解问题,也会先评估改革对现有组织的冲击程度,判断平衡被打破之后的局面,再决定自己的行为。
在这一环节,改革的推动者要说服精英的是:如果不改革,其结果就是“被政变”,那是精英群体最不希望发生的;而变革不是政变,不是挑战精英群体的地位,仅仅是对现有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微调。
改革必须披上保守的外衣,看作是现有价值体系的延伸和发展,才是安全的,才可能获取精英群体的支持。
其次是改革的推进环节。改哪些,怎么改?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对待改革的问题上,精英群体的成员往往表现得薄情、冷酷,随时可能改变态度、撤回支持。
在这一环节,改革的推动者要说服精英的是:改革的内容为组织内大多数人的价值体系所认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步骤都符合逻辑。
改革必须采用渐进方式,对反对意见不能简单粗暴,争取最大限度地寻求支援,减少对立情绪,让精英群体有安全感,推动改革在容忍、理解、平衡中缓慢前行,才可能获取精英群体的支持。
第三是当改革出现争议的时候。改革是对利益的再分配,而对于调整的结果以及调整的过程中,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视角,都会有这样的表现:对自己多得的利益,认为是理所当然,缄默不语;而对自己失去的利益,找各种理由去反对。所以在很多场合下,无论是什么样的分配方式,都可能会有一票人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指出改革产生的问题,即使这些问题本身以及产生的直接影响无足轻重,但都会对改革的推进以及决策判断造成负面影响。
面对这种局面改革的推动者要说服精英的是:无论是提出的问题还是出现的争论,都属正常现象,改革还在控制之中,是比较安全的。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首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问题,毕竟在专业领域或细节方面没人可以做到无所不能,直接反对往往效果不佳,坦然承认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其次告诉精英群体,这些问题之前有所考虑,因此也有应对的建议和预案;第三要让精英群体认同,这些问题并不致命,即使有些牺牲也不影响大局。这样,才可能继续获得精英群体的支持。
改革要能应对一切可能的争论,而且争论时必须考虑便于获得精英群体的支持。所以改革的推动者十分辛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无论是反对者的有意阻挠还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问题,都要有应对的措施和方案;另一方面需要事先做好沟通与协调,减少直接在精英群体面前出现冲突和争论;而最重要的,是关注分析精英群体做出决定的过程以及态度,防微杜渐,提前消化风险因素,来保证改革的持续推进。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改革的推动者必须明白,对改革的合法性的争论和批判将自始至终存在,因此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和耐心。
在改革成功之前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性,至少能有阶段性的成效,这样才能坚定精英群体对改革的信心,从而获得持续的支持;否则就会陷入恶性循环,难以再次获得精英群体的支持,甚至会让改革者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为了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反复以及暂时的失利,也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因为这也是精英群体维持组织平衡的一种方式。所以改革者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对最终目标执着的信仰,才能让自己坚持着对组织进行改造。
如果改革一再失利,新的游戏规则无法建立,不能通过微调方式让组织适应未来,那么未来,就只剩下革命这一条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