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刚过,还没来得及喘气,就又出差了,去江苏开市场工作会。由于会议地点选在苏州,又紧挨着全国工作会议,所以很多领导都是坐同一架飞机,机场上“将星云集”,部门老总副总的数量都上两位数了,市场、数据、集团客户、业务支撑、计划、网络、财务的精英们等等悉数在场。落地的时候才敢笑谈:这要是飞机出问题,中国移动损失大了。
有得必有失,公司的联欢会就参加不了,遗憾。尤其是我们部门的惊艳表演,据说演员们出场的时候,全场寂静无声,全惊了。希望回去能看他们拍的照片和视频,弥补这一遗憾。
在飞机上闲来无事,就看看新买的书,吴晓波的新书《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以前看过他写的《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写得很不错;但当时让我真正动心的不是这个。当我翻开这本书的题记时,那句话真的震撼了我--“我仿佛真的听到,有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正站在门外,他们已经被这个曾经无比热爱过的国家遗忘。此刻,他们穿越百年风尘,身着青衫,面无表情,正砸着门环”。这本书探讨的正是我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企业总是承担尴尬的角色?一方面在社会发展层面他们贡献了很多,而且他们的爱国热情不但不比一般人差,相反,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往往表现得更甚;但另一方面,民众对他们的恶评和讨伐如潮,民间汹涌奔腾着一股愤怒的力量,它的构成元素是“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基层秩序薄弱”等等,这些如地火般流淌,一旦遇到裂缝,就不可遏制地喷涌而出,造成一种不容分说的巨大伤害和破坏力。这些文字让我心动,更让我心痛,所以也大约理解,为什么是“荡”而不是“宕”。所以,即使这本书的下集还没有出版,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上册。
越来越多的博友希望我谈TD,我想可能外界很难理解和想象中国移动的决心和意志,无论外界什么立场、态度、观点、分析、判断,我想都不会在战略层面对移动产生什么影响。TD逼着移动全力以赴去开拓真的蓝海,这是好事,我自己用一句话概括对TD的态度,是“不耍小聪明,多用大智慧”。多说也无益,就看在09年的血战中,大家怎么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