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谈移动互联网之“INTERNET FOR MOBILE

(2008-10-19 16:40:00)
标签:

杂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移动互联网不是简单地把传统业务copy到手机上。如果笔记本+无线网卡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就不会引起这么多关注;如果我们未在业务和产业链上无法形成创新,那么3G只不过改善了通道的能力,而运营商被迫将自己封锁在“通道”这一逐渐萎缩的区域,直至死亡。

    去年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移动提出移动互联网是INTERNET FOR MOBILE,而非INTERNET IN MOBILE,当时我就由这一观点所顿悟。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遇到和手机电视类似的问题,受限于移动终端的屏幕尺寸以及耗电,他的业务形态和内容与传统互联网不一定一致。要研究移动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以及在移动状态下对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去寻找合适的业务作为移动互联网业务。比如:

    1.充分发挥移动的用户特征和业务特性,包括时效性、便利性等;

    2.帮助用户节约时间或者消费时间,而且这些时间片可能非常小;

    3.是解决用户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还是支持用户在虚拟空间中获得成就感。

    INTERNET FOR MOBILE的另一方面,是要根据无线通信的特征对互联网进行优化。毕竟无线带宽是有限的资源,而且网络的稳定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因此不能将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寄托在无限发展的带宽资源上,而要集中一些精力进行业务优化,降低对资源的消耗,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容的精炼,包装的简化,信息的及时、准确,搜索的命中率等等,都是移动互联网要特别关注的。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首先要学会从移动的角度审视互联网业务,从中寻找可能的突破口和适合的业务,思考哪些业务和内容是移动互联网应该重点关注的;然后要根据移动的特性对业务进行优化,使其更有效率,更方便使用。

    虽然已经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但是如果只是从这个层面理解和发展移动互联网,则是远远不够的,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才是移动互联网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个问题下几篇再详细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