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VGOP系列——技术方案(1)

(2008-09-21 17:14:00)
标签:

杂谈

    自打中国移动提出VGOP(以前叫VSOP),各方势力就趋之若鹜,到最后VGOP是什么,在各方的角力下,反而越来越不容易说清楚。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开始谈VGOP的时候范围过于宽泛,大家的思想认识没有统一到一条主线上(我写第一篇的目的就是试图回归到原点,说说VGOP的真实来历,与大家从项目初衷谈起);二是各方势力都希望插一脚,努力把技术方案往自己擅长的方向引导,各家理解的VGOP差异巨大,而且从各自的角度看,技术人员都觉得别人的方案有一堆问题,因此sales也纷纷向各自的老板打包票,拍胸脯,大谈这个项目的重要意义,以及VGOP在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前景,逐渐把这个项目变成了“must win”,这也给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业务支撑介入这个事情是在今年4月份,过程性的东西我就不说了,直接说结果。通过需求分析,我们认为VGOP至少应该由五个部分组成。一是营销,二是分析,三是能力互通和共享,四是运营管理和监控,五是门户;而这其中大部分在现有的业务支撑系统中已经具备了。于是就让大家困惑了——现有业务支撑能力已经具备,而数据部还要新建,是重复建设?是开辟新战场?是部门矛盾?敏感的概念在敏感的时期出现,自然容易引起大家的无限瞎想。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我们是这么看待VGOP的:

    首先,以往营销、运营等主要由市场部门提出,业务支撑完成开发,所以说业务支撑的能力和流程多是按照市场部的要求去建设的。而这次VGOP的试点,就是要数据部从前到后地完成增值业务的运营,那么需求、管理思路和流程自然会有变化,原有的支撑系统当然不能满足要求。作为需求部门,提出一套需要支撑的流程和需求,这很正常,更何况数据部的需求就是要和原先的不一样呢?而且,对于VGOP来说,主要是总部的数据部在推动项目发展,省公司的理解和认识也并不统一,为什么非要沿用以前的支撑平台呢?

    其次,对于中国移动内部来讲,IT支撑的专业性比较突出,而这个专业部门要同时支持市场、数据、集团客户三个业务部门。由于这三个部门分工不同,工作性质和特点也有较大差异,所以支撑部门与这三个部门接触,是有不同的团队和工作模式的。现在数据部做了传统市场部门的事情,不但数据部自己不习惯,支撑也不习惯,原来与数据部门接洽需求的业务开发团队不适应,反映速度自然慢了些。好在我们迅速进行了内部调整,调规划团队作为做VGOP的主力,工作效率和配合效果都改善不少。

    第三,IT支撑本来是中国移动的优势和强项,这种优势得益于BOSS、经分、BOMC等诸多系统的专业化分工与配合,得益于两级体系的管理模式,这些都不是一下子能COPY过去的,更何况人才和管理的积累。所以数据部也并不想越俎代庖地把所有事情都自己做,只不过前期为了推动VGOP的进展,表现得比较积极而已。一旦业务支撑表态支持VGOP,两个部门联合则成了必然。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数据部要求的是整合的业务运营支撑能力,作为需求部门的他们,并不十分了解IT支撑平台各系统的分工和特点,所以就会一股脑把想法抛出来。而作为支撑部门,就应该主动梳理需求,积极配合业务部门做事,不要逼着业务部门做外挂。数据部其实就是希望有一套自己说了算的支撑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建设和运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整,你自己定位清楚,态度积极,服务到位,人家为什么要费时费力地干你的事情?

    所以,最终我们拿出的方案,就是通过门户和流程整合,将原有分散在各个业务支撑系统上的支撑功能,根据数据部的要求,把各种功能用流程串起来,在统一的门户上进行展示;必要的时候,新建一些IT支撑能力,不就满足了VGOP的建设初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