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理论是供给丰饶时代的经济理论,我最早对他研读和写心得是在两年前了;而今,长尾理论已经为大家所熟知。我认为移动梦网是长尾的典型案例,为了便于聚焦,不妨把我认为重要一些关于长尾的观点整理一下:
长尾的出现与三种力量有关:第一是生产工具的普及,使产品更多,长尾更长;第二是互联网等媒体和网络降低了接触成本,把长尾进一步扁平化;第三是搜索等工具连接起了需求与供给,把需求推向了市场,增加了单一产品的销量。
在任何经济时代都会有三类产品:大热门产品、一般产品,还有小众化产品。
所谓的热门产品,种类少但销量大,单一产品拥有大量客户,在资源匮乏经济理论中是人人关注的焦点,以大规模来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或大众化需求,产品相似度非常高,容易被大规模复制。所以这样的热门产品是兵家必争之地,属于红海市场,最终规模大、成本低、资本雄厚者会获胜,但获胜者往往也仅能勉强维持生存。
所谓的一般产品,虽销售量不及热门产品,甚至销量是量级的差距,但每个产品还会拥有一定数量客户的。这类产品的种类要多于热门产品,可能是新流行的产品,也可能是刚刚过气的产品,甚至可能从中找到未来的杀手级应用。但更多的还是一些满足特定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是介于红海和蓝海之间的东西。
而小众化产品产品数量极多,但是单一产品的销量很小,仅满足少量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形成主流市场。由于这样的产品虽具有一定的总体规模,但由于单位规模小,传统的资源匮乏经济理论中往往被忽视,大中型企业无力涉及。但是,在未来,这却是一块不可忽视的市场。
如果将这些理论和观点映射到通信企业,看看我们的各种业务,就能看出来,目前通道类产品是热门产品,标准化信息产品和行业应用属于一般产品,其中梦网业务中的大部分落在这个区域内。而未来待开发的大量的个性化信息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个尾部市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小众化产品。
在长尾理论已经被各方炒烂的时候,我又在这个时候说长尾,自然和重组后的业务发展方向有关。要知道,信息产品的特征就应该是产品数量多,创新研发成本高,生产复制的成本极低,因此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容易形成规模巨大的尾部市场。要做好这个市场,无非做好三件事情:
首先,要把长尾拉长,就是要创新机制,鼓励更多的产品纳入到可销售的信息服务产品库中,不放弃任何可能的赢利机会,长尾越长,产品数量越多,对运营商越有利。
其次,要使长尾扁平化,降低产品的成本。这个时候科斯定理又冒出来了,哪些业务适合自己做;哪些适合合作伙伴做,运营商只是购买;哪些业务全国集中做,哪些业务分省做;这个时候降低成本不仅是为了简单的赢利,还意味着出现和存在更多的市场机会。IT价值提升的空间又变大了,如果通过IT的投入可以降低整体成本,那么高层还会在意降低IT成本和投入么?
第三,要增加单一产品的销量,刚才说了,信息服务的边际成本极低而边际收益高,所以销量越大,赢利空间自然大。而客户的规模优势自然会有助于这方面。
本文结束的时候,再转载一下长尾时代应关注的六个主题。
1.
在任何市场中,利基产品都远远多于热门产品。而且,随着生产技术变得越来越廉价,越来越普及,利基产品的比重仍在以指数级的速度提高。
2.
获得这些利基产品的成本正在显著下降。数字传播、强大的搜索技术和宽带的渗透力组合成了一种力量,凭借它,在线市场正在改写零售经济学。现在,许多市场已经有能力供应空前丰富的产品。
3.
但仅仅供应更多的品种并不能改变需求,消费者必须有办法找到适合他们的特殊需求和兴趣的利基。从自动推荐到产品排名,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都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这些“过滤器”可以把需求推向长尾的后端。
4.
一旦有了空前丰富的品种和用来做出选择的过滤器,需求曲线就会扁平化。热门产品和利基产品仍然存在,但热门产品的流行度会相对下降,利基产品的流行度则会相对上升。
5.
尽管没有一个利基产品能实现大的销量,但由于利基产品数不胜数,它们聚合起来,将共同形成一个可与大热门市场相抗衡的大市场。
6.
当以上几点全部实现,需求曲线的天然形状将会显现出来,不受供给瓶颈、信息匮乏和有限货架空间的扭曲。而且,这种形状受少数大热门的支配程度,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相反,它的分布就像人口本身一样分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