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人鉴别信息的能力要多高?

(2008-04-20 14:24:00)
标签:

杂谈

    早上打开电视,看到央视的新闻频道在谈”传言止于公开“的话题,说的是两件网络上的旧闻。当然,旧闻是相对于互联网来说的,对于传统传媒来说这也还应该算新闻,因为都是今年发生的。一个是武汉当阳市长撞人事件,一个是辽宁西丰县委书记的事件。如果老在互联网上泡着,应该都多少了解一些,所以事件本身我就不描述了。

    央视在评述时强调了舆论和媒体的监督作用,不过这两个案例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按照央视评论的说法,当阳市长撞人事件发生时处理得很快,媒体曝光和网络传播之后事件发展得也很快,只是在两段之间经历了漫长的中场休息。而西丰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之所以再次提及西丰事件,是因为《南方都市报》4月17日的一则报道,称据所谓“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因在“警察进京拘传记者”事件中负有领导责任而于2月5日被铁岭市委责令引咎辞职的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至今尚未以任何形式表示将引咎辞职。如果是我,看到西丰事件竟是这样的结果,内心也会气愤不已,难怪网络一片哗然。但是随后央视公布的真相却是:根据与辽宁省委和铁岭市委核实的情况,那位县委书记已经在家两月有余,所谓未辞职是假新闻;而后相关的政府网站也更新了页面,告知大家早在两个多月前这位县委书记已经离职。由此央视的评论认为:传言止于公开,如果政府部门对于这种大众关注的事件处理结果及早公开,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试想一下,如果我是辽宁相关的政府机构,我怎么看待公布西丰事件处理结果的问题:这虽不全算是家丑,但也并不是光彩的事情,难道要大张旗鼓地开个新闻发布会,把事情的前后原委再向记者复述一遍,贴个安民告示,告诉全世界这个县委书记已经走人?至少目前不太现实,所以还是希望尽量低调处理。之前铁岭市委责令县委书记辞职的信息已经通过正当渠道发过了,常规情况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中有言:“被责令辞职的干部应当在接到责令辞职通知后15天内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辞职申请”,还有必要在县委书记辞职之后再正式发布一次?也许有人认为确实有必要,但恕我直言,我觉得必要性不大,正经事情多的是,这事的处理到此为止。公开没错,公开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呢?

    那么另一个问题暴露出来了,传言是如何产生,为什么这个事件又被大家关注,根源在于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吧。虽然文章中申明该消息尚未从张志国本人处得到证实,但正如很多博客所言“相信南方都市报是个负责任的媒体,而所谓‘知情人士’的消息也便应该是可信的”。基于对媒体的信任,大家把“县委书记实际未辞职”作为可信的信息和基础,进一步去分析、论证、评论,这样得出的结论误导大众,也降低了博主的声誉?相信最终了解真相的那些博主心里也象吃了个苍蝇,被愚弄了,可又有苦说不出。为什么?仔细看看报道,里面没有说谎啊,“据知情人士消息”、“尚未证实”,这些话摆在那里,你不能说记者发的是虚假新闻,也不能告他们去。“我写得没错,是你理解错了”,再加上各个传媒以讹传讹,多少久经沙场的博主就是被这些含混不清的词语整死的。

    曾经喜欢看央视版的“狄仁杰”,喜欢推理断案,觉得狄仁杰太优秀了,李元芳太优秀了;越到后来,虽然还是喜欢,但是并不全信了。为什么?狄仁杰太神了,李元芳太神了。狄公之优秀在于:从蛛丝马迹中寻找信息,基于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获得与别人同样的信息,他能得出正确的、合理的结论。狄公之神在于:海量信息摆在眼前,他就能依据非常有限的信息,判断出哪些信息是正确的,哪些是对手有意曲解的。李元芳之优秀在于:武功高强,一对一甚至一对多的时候天下无敌。李元芳之神在于:无论是多么突然出现的对手、陷阱、障碍,他都能神速地做出反应,好像生活中他随时随地提防着周围,提防着任何人,如果一个人这么活着,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真正休息。

    我是个普通的人,相信大多数人也很普通,我们可以朝狄仁杰和李元芳之优秀的方向努力,但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他们那么神。我们对于信息的把握和判断能力都是有限的,很大程度上,我们对信息的判断依赖于对某些渠道的信任,这样可以省掉很多确认信息的成本,让自己不那么累。可是现在呢?专家不可靠,媒体不可靠,组织不可靠,互联网也不可靠,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人人自危的环境中,对周边的任何人、任何行为都不可信,那将多么累、多么悲哀啊!

    互联网时代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但是对辨别信息准确的能力和成本又不知高了多少。面对海量信息,你知道哪个信息是对的,哪个信息是错的?如果你对所有信息都怀疑,是不是等于没有信息?如果你对所有信息都信任,是不是就会吃亏上当?站在各自的角度表达不同的观点没错,但是如果出于私利,故意表达错误的观点,或者玩文字游戏,故意混淆视听,那恐怕就是不道德、不负责任了。如果你被验证是个不道德、不负责的人或者媒体,还指望以后别人对你的信任么?

    我不能要求别人说的都是对的,只能要求自己的言行象个有道德的、负责任的人,降低大家辨别信息准确性的难度,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