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业务运营(三)

(2008-03-12 08:50:00)
标签:

杂谈

    本来以为大部委方案确定后会引起比较大的反响,结果虽然网络有些反映,但总体来看还是相对平淡的,看来也是“消息尽出”的现象吧,那我还是接着说我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

    前面已经说了运营商创新的方式,你看,技术驱动的研发和产品创新工作由设备制造商做了,业务创新的工作由SP主导的合作伙伴做了,那么运营商做什么,换句话说,什么工作才是运营商该做的事情,如何体现出运营商的价值呢?难道运营商真的是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坐地收钱么?其实运营商做的事情就是——运营。先谈谈运营的分类。

    运营管理是MBA的专门课程,但在电信行业有其特殊的定义和内涵。在传统的模式下,运营商的运营主要是网络运营,而网络运营中比较突出的工作包括通信网络集成和维护工作。设备制造商虽然完成了通信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但要将设备组成完整的通信网络,具备通信能力,这就是运营商的活儿了。要知道,供应商制造的设备是一样的,标准是相同的,如果运营商表现出来的网络能力和通信质量有差异,这就是网络运营能力差异了。网络建成并不意味着网络运营的工作结束了,网络运营的人员还要通过不断的测试,以及对网络和通信平台进行优化,通过不断的扩容和调整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质量。还有就是维护工作,通过人工和技术手段(网管系统)配置数据,对网络的故障、告警以及其他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排障处理。我没怎么在网络部门工作过,只是说说自己对网络运营的初步见解吧。由于传统的运营商主要做网络运营,这也就难怪运营支撑系统在很多情况下被狭义地理解为网管系统了。

    运营商在市场上生存,不能只做网络运营,还必须做业务运营,业务运营至少包括了计费、收费、结算、业务办理、客户服务、营销、统计、经营分析等等内容,这些是运营商必须做的事情。传统观念上这些工作没啥技术含量,不象网络运营有那么多复杂和专业的技术,门槛不高,也不属于电信科班的专长,所以一直不受电信运营商的重视,这也就制约了支撑业务运营的业务支撑系统的发展。业务运营传统核心三大流程是订单流、帐单流和服务保障流,下面稍微详细地解释一下:

    订单流是客户提出订购需求之后,运营商确认资源,然后进行资源的配置,最终给用户开通业务,这个流程与OSS的结合是最紧密的,用户端体验到的是提出需求——接到应答的简单过程,但在运营商内部要跨越好几个部门、甚至跨越地域才能完成的。移动运营商的订单流要比固网运营商简化得多,由于HLR与BOSS有直接的接口,因此开通和资源确认的过程均未经过网管系统,减少了系统之间的交互,这是业务本身的特点,也和IT建设管理模式有关。固网就比这复杂多了,开通前要先确认资源情况,包括业务资源(如号码)和物理资源(如缆线)、然后才能进入到开通流程;而开通也是OSS主导的,BSS只是被动等待。所以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全业务时代的订单流要比现在复杂得多。

    帐单流是用户使用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后,运营商如何将费用计算出来。核心流程包括采集、批价、帐务处理,衍生流程包括结算、营收、欠费风险控制等。由于移动用户的流动性,以及业务的开放性,因此移动运营商的帐单流要比固网运营商复杂。但是全业务时代,需要更强的融合计费能力——需要采集的网元种类增多,实时性要求提高,计费模式变化,等等,所以移动运营商还要持续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用户对运营商的服务有意见,对运营商或其他组织投诉;或者运营商主动分析研究客户和网络,提出内部改善的建议,这就会发起服务保障流。从目前来看,服务保障流是以处理客户的投诉为主的,要让客户有渠道反映问题,也有渠道对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服务保障流和客户服务方面的工作遇到全业务时,将遇到更大的调整,比如发生更大的变化,这事以后再详说。

    补充一句,作为一个电信运营商,一个企业,运营还应该包括企业运营,这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甚至企业战略管理等等,不详说了。

    写累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这都是我个人对运营一些粗浅的理解,肯定还有很多考虑不到的地方,算是扔个砖头吧,欢迎博友们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